“一輛自行車成本不到五百塊錢,一個半月就能夠回本,后面開始穩定盈利。”
“而且隨著自行車數量的增多,他們的盤子會越滾越大。”
“如果這么說大家不明白,我來舉個例子。”
“比如當他們自行車數量達到五千輛的時候,一個半月之后,所有自行車全部回本,接下來將會盈利。”
“那么一輛自行車一天還按盈利13塊錢算,一天的盈利就達到六萬五千元!”
“一個月就有差不多兩百萬的盈利!”
“當然,這里面還要除去一些稅務,人力以及各方面的成本。”
“但即使是這樣,也能有一百多萬的盈利。”
李老師說到這,直播間的網友立馬沸騰了起來:
“嘶!”
“之前沒有細算,這么一算數據這么恐怖的嘛!”
“簡直太吊了!”
“那要是繼續能保持這個盈利比例,一萬輛車子豈不是還要翻倍!”
“這尼瑪直播構建商業帝國啊!”
“共享單車大佬即將誕生!”
“這樣的話,其他選手很難有能和他媲美的了吧!”
“估計只有李凱能與之一戰!”
“也是,李凱要是知道能補辦身份證,估計他也要開一個機器廠吧!”
李老師微笑著看著激烈討論的彈幕,然后說道:
“當然了,剛才我說的也是理想情況。”
“他們需要擔心的就是同行的競爭。”
“別看他們現在只有幾百輛自行車,可以在這邊區域暢通無阻,保證著穩定的客戶資源。”
“那些共享單車巨頭公司暫時不會注意到他們。”
“但是當他們自行車的數量到達上千輛的時候,那些巨頭一定會關注到他們,并會采取各種措施打壓他們。”
“那時林天他們的考驗才真正來臨!”
“至于能不能走到最后,這個就要看他的能力了。”
李老師說完,現場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確實,現在他們沒有什么阻礙,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規模太小,別人沒把他們放在眼里。”
“當林天對他們造成威脅時,那些人不會放任不管的。”
曉明緊跟著說道。
“對,就像之前共享單車大戰一樣,每家公司都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致對方于死地。”
“最后結果就是像現在這樣,僅有幾家大公司存活了下來。”
“很多實力不夠的公司,直接賠的褲衩都不剩。”
“不知道林天會不會再度攪起一場新的大戰!”
bdd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觀眾朋友們!至于我們林天和張超選手的小天共享單車,將來究竟能不能頂住其他共享單車公司的打壓,成為行業巨頭!讓我們鎖定直播間,拭目以待!”
主持人見現場的氣氛到達了高潮,于是拿起話筒聲音激昂的說道。
緊接著又是一片鋪天蓋地的彈幕討論。
隨后,總直播間的畫面切換到了選手李凱身上。
“怎么樣?我讓你打探的事你查的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