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第一次失敗,他們再次進行討論該如何協助這些寶貴的智慧生命擺脫愚昧。這時一個智者站了出來,用自己的理論說服了所有人。
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既然這是宇宙間的真理,那就無法靠人力去阻擋。
于是主星體系的雛形就此出現,目的只有一個,促成原始的智慧生命進化到更高層次。
而核心規則就是優勝劣汰。
斯坦福他們的長輩開始了主星體系的籌建工作,一方面派出人手搜尋更多的智慧生命,一方面也利用低次元生命體難以理解的力量在整個宇宙中搜尋合適的星球并加以改造。
不知道花了多少年,主星體系初步建成。
最開始主星只有三個衛星,畢竟當時發現的智慧生命并不多見,這也是第一到第三星球的來歷。
三個衛星體積龐大,足以讓當時發現的所有智慧生命居住,而得到主星反哺的三個星球變得魔力充沛,讓主星體系第一批成員得到了長足的進化。
然而即便獲得了飛躍式的進化,各個種族依舊沒能打破真理。
在經過漫長歲月之后,各個種族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土地,資源以及人口壓力再一次擺在了各個種族的面前。
于是戰爭再次打響。
主星上的高次元生命體一瞧,壞了,又打起來了。
既然是因為各種壓力才引發的戰爭,那就緩解這種壓力就好了。于是就有了第四,第五等等一系列的衛星。
但是,沒有了生存壓力,各個種族的確平息了戰爭,而隨著時光流逝,生存壓力再次擺在了所有種族面前。
戰爭再一次打響。
有了戰爭,主星上的高次元生命體發現之前作出的努力的確讓所有種族都得到了長足的進化,但是面對自然法則依舊毫無還手之力。
于是他們作出了一個遺憾的決定,最終導致了主星體系成型。
主星體系實際上就是遵循自然法則,在體系內部實行優勝劣汰的規則,讓強者獲得進化,弱者只能被淘汰。
各星級種族的劃分,讓主星體系第一次得到了健康而又有序的發展。
強者掌控更多的資源,而弱者要么茍延殘喘,要么慘遭淘汰,消失在了時光長河之中。
不再發生戰爭,生存下來的種族也逐漸習慣了強者為尊。弱者尋求強者的庇護,而強者通過庇護弱者獲得更多的好處。
比如說掌控了更多的資源。
主星上的高次元生命體雖然很遺憾那么多智慧生命都遭到了無情的淘汰,不過同樣也欣慰幸存下來的種族都在積極向更高次元進化。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人口以及資源的壓力逐漸增大,矛盾不可避免重現。
戰火重燃,曾經一度和平的主星體系再次變得混亂。
察覺到局面有失控的跡象,主星上的那位智者再次說服了所有人,派出了斯坦福二人,分別組成了兩個陣營。
斯坦福二人做的很成功,一點點穩住了局面,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主星體系。
直到那一天,有人倡導登陸主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