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郭守義代表著談判小組與石詩雅帶領的團隊開始坐到會議室中進行談判,而程序員們則聚在一起,開始討論關于人工智能的情況。
當然,核心程序其實只楊宏威的手中,其他人能夠看到的只是他開放出來的端口,所以,雖然國為手機五人有心打探這方面的事情,結果得到的只能是失望。
不過他們也打聽到了一個讓他們不敢相信的事情,那便是核心程序,竟然是由他們的老板一手寫完的,也就是說如此強大的人工智能程序竟然是一個人的作品。
這對于五個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隨著國為手機越來越重視智能助手,智能助手的開發團隊也開始膨脹起來,由原來的不到十個人膨脹到現在二十多個,甚至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多。
然而即便是這么多人,在開發智能助手上面,他們仍然覺得人手不夠用。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知道做一個人工智能是多么麻煩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知道,科技攀登者的老板是多么的厲害。
其實他們今天過來交流,未必沒有想著要探尋一點核心程序的想法,但是,交流完之后他們發現,這種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
不過隨著交流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程序員也非常厲害,他們對于許多程序上的見解,能讓他們大開眼界,這不禁讓他們感嘆,強將手下無弱兵。
因此他們也不再想核心程序的事,而是真心實意的與攀登者公司的人進行交流。
相對比這邊交流的愉快,談判這邊則陷入了困境,原因很簡單,國為這邊也不傻,知道一個智能助手,最值錢的地方便是核心程序,他們談判的時候直奔核心程序而來。
他們可以出高價購買核心程序,這是不可以答應的條件。
在科技攀登者公司的未來布局中,人工智能這一塊將會是支撐起多個業務的核心點引擎,是絕對不可以授權給其他人的,所以想要購買,根本是行不通的。
兩者針對這一塊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然而一直到了下午五點,眾人的談判仍然沒有一絲進度。
眼看時間到了五點半,兩方人決定先停止談判。
當然談判沒有進步,這對于兩方來說都是非常尋常的事情,類似于這種談判,都不可能當天達成,拖一兩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等國為的人走后,石詩雅便過來向楊宏威匯報了談判情況。
其實也沒有什么好匯報,因為雙方第一天都是在試探彼此的底線,根本沒有什么實質上的內容。
當然她過來匯報的意思也很簡單,作為老板的楊宏威并沒有經歷過商業談判這種事情,所以對于商業談判的情況并不了解,他不知道商業談判的時間很有可能會拖得很久,因此她是過來提個醒,讓他不要著急。
楊宏威雖然不懂商業談判,但沒有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自然知道商業談判沒那么容易達成一致,時間很有可能會拖得很久,所以他表示自己并不著急,讓她放輕松與對方談,爭取追求最大利益!
石詩雅過來的目的就是如此,聽到老板理解她的意思,她便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