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詩雅點頭,兩人便分別了。
石詩雅的效率還是很快的,三天后所有的合同已經準備好了,兩人簽了字,并在工商部門備了案,至此,石詩雅終于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拿到了攀登者影視百分之十的股份。
雖然她選擇的是分公司的股份,但是楊宏威仍然將她視作自己人。
“石總,接下來你要培養出能夠接替你管理攀登者影視的人,早早抽身,因為很可能母公司這里也會有大動作,需要你來處理,當然,也不用太急,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還是有的。”
雖然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大動作,不過老板沒說,她也就沒有多問。至于說培養人才?其實她早就培養好了,她的小團體可不是隨便弄得,都是有才能的人,根據這幾個月他們的表現,她心中早就安排好了他們職務。
隨后的時間,楊宏威便進入了實驗室,開始了自己的“研發”之路。
而石詩雅也開始開啟與眾多資本的談判,爭取早日將事情搞定。
談判持續了兩個多月,終于結束了!
這次談判說起來結束的還是比較快的,大多數情況下,類似的談判持續好幾個月都是可能的,所以能夠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談判,也是因為她早就有了目標,這次談判,并不是以誰資金雄厚作為標注的,反而是看資源。
誰的資源更有利于攀登者影視的發展,才是她的標準,同時由于這幾個月攀登者影視的表現,也讓一些資本對于她的開價,做不出拒絕,因此她的開價還是很合理的,所以談判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這一次談判結束后,攀登者影視更名為光弘影視,在眾多資本的加持下,成長為龐然大物。
這次談判結束后,科技攀登者以創始人、技術入股,占據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同時引入了四家資本,分別是錕铻、匯信、南喬、匯盛,這四家公司占據了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這幾個公司,都擁有著能夠幫助光弘影視的能力,都是她精心挑選的。
其中錕铻雖然是她前公司,但是對方的影院項目正是她做出規劃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所以即便是有著齷齪,她也沒有將其屏蔽在外。
就像董昆山說的,想掙錢,她就拒絕不了錕铻!
等塵埃落定之后,光弘便從從大學生創業基地,搬遷到了更為繁華的商業圈辦公樓內。
畢竟現在的光弘已經不是科技攀登者全資的企業了,所以再跟科技攀登者在一起就不太合適了,當然,科技攀登者仍然為其提供技術服務,只不過這次就需要公事公辦了,要技術服務,那就要花錢了。
搬遷的事情并不需要石詩雅來負責,她將談判的事情弄妥,便將自己的擔子交給了接任者,回到了科技攀登者。
此時的楊宏威早就完成了對于高存儲晶體的“研發”,并且展開了測試。
經過測試他發現,這種晶體應該還有升級的辦法,五倍存儲不過是它最低的存儲量,也就是說,用這種材料做的電池,其后續還有大量的可升級版本!
這對于他來說是個好事情,畢竟這代表著他可以通過迭代不斷地占據著存儲電池的技術高峰!
完成研發之后,他便開始寫論文,至于說專利,自然是也跟著一起申請了,雖然資料公開了,但是其實這個技術最關鍵的是封裝,封裝不好,這種材料是無法存儲電能的。
當然,這也注定了他無法跟別人合作了,畢竟封裝結構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六月底的時候,他的論文出現在了安藍星最為出名的科技雜志《安藍科技》中,這本發行范圍在全世界的專業科技雜志,讓整個科技界,迅速的掀起了海嘯!
所有人在看到論文的時候,都喊著不可能,但是在后續公開的測試數據中,他們不得不承認,這種存儲結構的優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