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聞話后,淡淡的笑了笑,卻是不再說話,直接打馬往前走去。
牛僧孺見李沖元如此無禮,且打馬先行,臉上再次掛起了不悅之色來,就連眼睛都瞇了起來。
牛僧孺要與李炎一同回京,這是怕李炎不回吧。
不過。
他的這個小心思,李炎又怎么可能會看不出來,只不過不想點破罷了。
點破與不點破都一樣,省得浪費口水。
如果不是他牛僧孺把他堵在路上,他李炎連話都懶得跟他說。
一句把持朝堂之方,就足以說明,他李炎對這些大臣們是有多么的不喜了,更不要說李炎他后面的話了。
數千人的大隊伍往著成都府而去。
可謂是壯觀不已。
而隨著李炎一路行進,一些百姓得聞李炎回西川后,自發的前來。
有的百姓更是跪于官道一邊,向著李炎磕頭。
也有的百姓手里捧著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弄來的干貨,雞蛋等物。
對于這些,李炎都可以看出來,這些東西,絕對是這些百姓費盡心思弄來的,或者換來的。
至少,在李炎的認知當中,這些能自發前來的百姓,大部分都屬于從南詔回來的百姓。
他們可以說一窮二白,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窮字了得。
而他們卻是能用這些東西來送行李炎,可見他們必然是費盡了心思了。
“諸位鄉親,我李炎何德何能,哪敢受你們之物,諸位鄉親還是收回去吧。我知道,諸位鄉親本就過得難,家中口糧有數,聽聞我途經此地,卻是還要把如此之好的食物送于我,我李炎可不敢收下啊。都拿回去,好好過日子,想來,不出一兩年,大家的日子都會好起來的。”李炎見如此多的百姓要么跪,要么站于官道兩旁,哪里還好意思騎在馬背之上,只得趕緊下得馬來,向著這些百姓們拱手就是一禮。
眾百姓們知道李炎乃是一位好節度使。
沒有官架子,也沒有所謂的仗權欺人之態。
眾百姓們紛紛圍了上來。
有東西的把東西往著李炎這邊送,沒有東西的,也要圍上來,專門給李炎磕上幾個頭不可。
時寬、寧宇他們見如此多的百姓圍了過來,怕其中有一些包藏禍心之人。
雖不敢阻止,但卻是立于李炎的前方,以此來拉開百姓也李炎的距離。
畢竟。
這么多的百姓圍了過來,真要是其中有要傷害李炎的人藏在其中,他們想阻攔都困難。
不過。
李炎見他們如此,到是輕輕的揮了揮手,示意他們沒必要那么緊張。
在李炎眼中,這些人都是百姓。
身上的衣裳也好,還是精神狀態也罷,都可以看出來,他們就是實打實的百姓了,又何來什么匪人。
沒了時寬他們的隔離,眾百姓終于是能走到李炎的跟前了,“潁王殿下,你乃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如果沒有殿下,我等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小的家中窮困,想要為殿下尋些好東西來,都受制于我這腿腳不便。還請容小的給殿下磕上幾個響頭,以此來報答殿下救命之恩。”
“殿下,還請容草民們給殿下磕幾個響頭吧。”
“殿下,小的家中也窮困,但好在手腳不缺,特意為殿下捕了只野兔,還請殿下收下,小的也給殿下磕頭了。”
“......”
場面有些控制不住。
百姓太多。
送東西的送東西。
無東西可送的就走近前來,給李炎磕上幾個響頭,算是報李炎把他們從南詔弄回來的恩情了。
恩情大,幾個響頭可報答不了。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