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輕球員里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林影。
如果說打掘金那場賽季新高只是手感好吃了頓餃子的話,那么打馬刺那場林影已經展現了他的擔當和能力。
“這個真可以有。”
金特里點頭同意。
其實他也有這種想法,還在想著怎么和納什商量。
畢竟現在球隊主要負責持球的是納什,如果要增加林影的,自然就要減少納什的。
沒想到納什現在主動提議,那事情就變得簡單很多了。
納什接著提的“適當降低老將上場時間,增加年輕球員上場時間”也得到了金特里的贊成。
“后面那個提議是林的建議。”
在離開前,納什補充了一句。
這自然是在金特里這里給林影加分。
在林影展現了領袖潛質之后,他實際上已經把林影當做接班人來對待了。
……
納什離開后不久,金特里把林影叫到辦公室,說了教練組準備增加他持球的事情。
林影也沒拒絕。
數據增加那些其實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那份責任。
老將們需要在常規賽休息,那為了保持戰績,年輕球員肯定要多做一些。
如果可以的話,沖到上半區拿到主場優勢自然是更好的結果。
在和金特里聊完之后,林影從他那里要了很多比賽錄像。
主要是以下幾支球隊的:湖人、火箭、小牛、爵士、凱爾特人、魔術和騎士。
在打馬刺邁出去那一步之后,林影踏進了一個新世界,他的主動性也在增加。
尤其是這一段太陽隊的改變,小斯愿意防守之后,他的想法又再次發生改變:
三年計劃是對的,但第一年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所以除了金特里作為教練組做出針對外,他也要做出自己的“針對”。
歷史中這一年打進總決賽的是湖人和凱爾特人隊。
但從上賽季的季后賽進程能看出蝴蝶效應的作用,他需要考慮更多的情況。
比如東部,他就得考慮到東部晉級的可能是騎士或者魔術。
同樣的,西部這邊他也不可能只考慮一個對手。
掘金和馬刺的情況已經無比熟悉,火箭、小牛和爵士也得研究。
再細一些,他得深入研究和他對位球員的技術細節。
比如加索爾、諾維茨基、布澤爾、阿泰斯特。
甚至那也不僅限于他對位的,因為他需要經常協防。
所以這是一個很浩大的過程。
但,肯定是值得的。
就像小斯之前說《孫子兵法》里有的那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作用并不一定比訓練低。
除了看錄像,林影同時還做了一個表,用來記錄和這些潛在對手的交手記錄勝負場。
比如同賽區的湖人,常規賽交手四次,那約等于一個系列賽。
最后取得的大比分,能夠粗略的看出兩隊的實力對比。
這樣在季后賽如果遭遇到,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他同時還會記錄一些用參考意義的細節,用來作為季后賽交手時的一些基礎數據參考。
然后如果球隊陷入被動之戰,可以利用這些細節來做出應對。
一點數據分析師的小技巧罷了。
也就在林影看錄像的時候,很快有其他人進來了。
托尼·阿倫。
看到林影的時候,阿倫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