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一日過去,中秋佳節已至。
這一天,陸言坐在揚州府衙門的一座廂房中,面前擺著一塊巨大的青石。
萬萬沒想到,這出門一趟,都能干著老本行。
這次刻得不是墓碑,只是一個普通的古代石刻碑,也不需要等到晚上再刻。
陸言望向旁邊掛著的一幅字,上書“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這就是碑文了。”
關鍵是,這次不僅僅是要刻碑文了,更多的是考究石碑的原本形狀。
說白了,復刻。
怎么回事呢?
關于這次復刻的活,還得從兩日前,陸言跟著朱閑去拜訪杜少康說起。
當初杜少康請他幫忙,就是為了刻這面石刻碑。
說是揚州府這地方,昔年有不少文人墨客留跡,其中就有當年張承吉游覽揚州之時,寫下的名篇《縱游江南》。
這首詩的前兩句,作為千古名句被傳頌,甚至還被刻成兩面一模一樣的石碑,分別置放在詩中描寫的十里長街巷口和月明橋前。
兩面石碑皆由昔年名家雕刻,歷經千年風雨不倒,這么多年都沒事,結果就在不久前,揚州連下三天大雨,一道天雷轟隆劈下,正中十里長街那座碑。
啪嗒,碎了。
這可急壞了揚州府衙門的一幫吏目,若是換作平常時間,這石碑碎了,再造一個擺在那就完了。
可眼下,中秋佳節在即,尤其是十里長街還會舉辦中秋燈會,這江南各大名士豪紳來到十里長街懷古過節,一看這斷碑焦黑的放在長街巷口,嘖,壞興致。
這就好比前世的時候,臨近文明城市選拔了,突然樓塌了,還是其中的門面級別的建筑,這還怎么參選?那領導一看,得了,取消資格。
出了這檔子事,屬實不吉利,府尹心說這中秋燈會還辦不辦了?連忙命令衙門里的督造處加急趕制一個。
等造出來,放在長街巷口,咋看咋不像,咋看咋別扭。
又在民間發布懸賞,有不少工匠也加急趕制出來了碑,但都不盡如人意。
無他,時間太倉促,技藝不足,根本刻不出來。
這事一時之間沒有解決的辦法,這上面心情不好,督造處的官員也不好過。
這不,一名督造處的吏目被批評了郁悶,跑到酒樓借酒消愁,遇見一同來到酒樓喝酒的杜少康,二人聊得投機,對方也就把這事說了。
第二天杜少康去長街一瞧,不少老百姓望著斷碑,都不覺嘆息,他看著心里也不快。
但奈何他也不懂刻碑,只能把這事先放在心中。
直到昨天,陸言和朱閑登門拜訪,杜少康這才想起來此事,厚著臉皮請求陸言幫忙。
陸言看在朱閑的面子上,也看在那一碗“慰風塵”的面子上,心說這也不是什么麻煩事,又是老本行,就應了下來。
這邊陸言手執釘錘鑿子,握著熟悉的工具,開始刻碑。
原本的石碑是一種特殊的造型,龜馱。
說白了,就是先在下面雕刻一只巨大的烏龜,上方才是正經的石刻碑,且石龜和石碑是連在一起的。
陸言還是頭一次刻這么花哨的碑,不少普通的正正方方的墓碑,就是當初貢院前面那座寶誥碑,也沒這么花哨。
所幸,刻碑真解中,凡是關于碑的知識學問都有,這種類型的碑固然復雜,但也并非不能刻。
石屑飛濺,金石交擊。
沉浸其中不知多久,整個龜馱碑才初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