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老和尚聽到這番話,卻沒有太大波瀾,反倒是自顧自倒了一杯熱茶,悠然道:“就算你功德之體,天地眷顧,可面對一尊六世佛緣的佛陀法相,不照樣沒有任何辦法?”
老僧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絲譏諷,但歡喜尊者卻沒有任何不快,反倒是抓住話中的關鍵,瞳孔微縮,呢喃自語。
“六世佛緣?你是說文殊?”
“不然呢?”
萬佛閣主淡笑一聲:“我萬佛閣隱匿數千載,你以為是躲在一方藏地茍延殘喘?錯了,我閣中歷代閣主,都在搜集秘辛,所有佛陀羅漢尊者的秘辛!”
“包括你,歡喜尊者,十八羅漢尊者之一,巔峰可窺半步佛陀之境!”
只見老僧突然一指歡喜和尚,準確地說出了他的基本信息,令歡喜和尚不由得一震。
“由于不確定哪些佛陀尊者已經墮落,故而我萬佛閣將眾人的秘辛全部都收集齊全了!而據昔日秘辛載,文殊出生便以智慧著稱,乃身負六世佛緣之人......”
“這不可能!”
不等萬佛閣主把話說完,歡喜尊者就失聲出口,打斷了老和尚的話。
若是叫一般人聽到什么六世佛緣,還會一頭霧水,但歡喜尊者再清楚不過,六世佛緣,究竟意味著什么!
佛緣,乃是得窺佛陀之境的鑰匙,一共分四等,一世佛緣,三世佛緣,六世佛緣,九世佛緣,其中以九世佛緣為尊,號稱佛主轉世。
只有擁有佛緣,才能夠修成佛陀之境,而歡喜尊者曾經,便是一名擁有一世佛緣之人,故此一番苦修佛法,最終得證羅漢尊者果位。
而相對普遍的,則是一世佛緣和三世佛緣,一世佛緣就比如他這樣的羅漢尊者,三世佛緣一般是菩薩金剛,而真正意義上的佛陀,至少都要六世佛緣。
如昔年的雷音寺佛主和萬佛閣閣主,都是六世佛緣之人,只不過傳到如今,雷音寺覆滅,萬佛閣隱遁,能有一尊三世佛緣的閣主已經實屬不易!
而若是真要說文殊菩薩乃是六世佛緣之人,那豈不是說在佛性佛緣一道上,文殊與雷音寺佛主,平起平坐?
“可若是文殊真有如此佛緣,為何只是修成菩薩果位?”
歡喜尊者開口詢問,卻見老和尚也是嘆息一聲,道:“我等也不知,所以一直也沒敢出手試探,倒是你,初生牛犢不怕虎,居然去硬撼!”
說著,老僧臉上浮現出一絲慍怒,隨后又嘆息道:“如今我動用獨渡金輪,已經打草驚蛇了,短時間內,文殊不會再現身露出馬腳了!”
“不過倒也不算壞事,至少文殊不出,世間還能太平一陣子,你我也能暫時安穩些!”
隨后,他又安排歡喜尊者住下,在藏地潛心修行便是。
“前輩,晚輩修得是功德之體,必須行走世間歷練,否則沒有功德可言啊!”
面對歡喜和尚的說法,老僧微微一笑,瞇起眼,好似一頭狡猾的老狐貍。
“沒事,最近藏北高原不太平,正好有妖魔肆虐,你先去那修行一段時間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