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的言下之意很明顯,弟弟你行嗎?
周淼笑道:“試試唄,真的不行咱們再按你的臺本來。”
柯文猛嘬了一口煙,用留著長指甲的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想了很久,似是在糾結周淼提議的可行性。
過了許久,柯文丟掉煙屁股,一腳碾得粉碎,“行,先試試,不過咱們可說好,如果效果不好我會隨時叫停啊。”
雖然周淼是他們花了大價錢請來的,但導演始終是節目中掌握最大話語權的角色,他要對整個節目負責,不可能看著周淼瞎胡鬧。
周淼合上臺本,“您就瞧好兒吧!”
……
上午九點,正陽門外,作為民間雜耍大本營的天橋下來往的路人稀稀,鏡頭從清晨的陽光下徐徐移動,一對身穿黑色羽絨服的年輕男女印入畫面。
周淼和安琦信步走在街上,宛如一對壓馬路的小情侶,他們沒有像其他節目那樣,一開場就對著鏡頭噼里啪啦一通介紹,紀錄片式的綜藝,不需那個。
走到路邊一座雜耍藝人雕塑旁,周淼問道:“安琦,你知道這是什么地兒嗎?”
安琦:“知道啊,天橋嘛,北漂哪有不知道這兒的。”
周淼繼續問道:“那你知道這兒為什么叫天橋嗎?”
安琦聞言小腦袋一歪,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她的知識盲區了,“為啥呀?”
周淼遠遠地指著正陽門,“古時候,皇帝每年都要從正陽門出來去天壇祭天,途中必須要路過這座橋,只有天子才能走的橋,所以才叫天橋。”
安琦聞言恍然的點點頭,漲姿勢了。
周淼一邊往前走著一邊繼續介紹道:“在北京,天橋一直都是平民文化的聚集地,無數民間藝人的大本營。
當年有個老詞兒,叫撂地,那時候的民間藝人們,拿粉在地上畫個白圈,這就是他們演出的場子了,也叫畫鍋,鍋是用來做飯的,有了鍋,藝人才有飯吃。
別看小小一個天橋,其實從這崛起了不少能人,像著名的相聲大師洪萬林,他就是從天橋一步步走出來的!也正是洪萬林的出現,讓相聲傳遍了千家萬戶!”
……
監控器的后面,柯文雙目瞪圓,面帶訝異,同時嘴角還透著一絲喜色。
這小子行啊!
從天橋緩緩引入,各種歷史典故信手拈來,民間軼事也是了如指掌,說得那叫一個趣味滿滿引人入勝!
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