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號,就在玩家每天習慣性的打開快音,準備在輕松愉快中度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的時候。
梗奶奶再度出現。
“《紙嫁衣》,這個梗來源于一款國風詭異的恐怖游戲。”
“婚禮之日,拜堂之時,新郎轉身看向新娘,發現她原本身穿的紅色嫁衣的變成了白色的紙嫁衣,隨后莫明消失。”
“新郎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不斷遇到詭異之事,逐漸了解到關于新娘家村子的黑暗風俗,以及一段塵封已久的恩怨……”
一開始刷快音的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還在津津有味的看著梗奶奶翹著兩條細腿解梗,但過了二十多秒之后,這些人才回過神來。
不對啊!
這好像不是個解梗視頻啊!
這好像是個恰飯視頻!
《紙嫁衣》這游戲聽都沒聽說過!
而且在視頻的左下方,就有一個下載鏈接。
原本這些人點開評論區,就想開始進行友好的互動環節。
這才第幾天,你就開始恰飯了!
你的良心呢?
但點開評論區一看,眾人才發現這游戲竟然是琳瑯珪壁做的。
而且還是一款恐怖游戲。
于是,《紙嫁衣》這款游戲迅速在玩家群體中傳播。
至于原因。
一方面是‘梗奶奶’的傳播渠道,要知道快音和官網的渠道并不是百分百重合,總有一些漏網之魚,更何況現在是短視頻當道。
官網發布的渠道有時候真不如短視頻渠道傳播的迅速。
第二個方面則是《紙嫁衣》是一款恐怖游戲。
要知道國內的恐怖游戲基本上是爛道骨子里去了。
基本上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恐怖游戲的幌子,實際上都是拿槍突突突的垃圾游戲。
要是這些游戲恐怖元素做的好也就算了,畢竟《生化危機》還擺在那里,不會原創還不會抄嘛?
但實際上,國內還真就抄不出來。
要不然就是照著海外的恐怖元素照抄,結果徒有其形,沒有靈魂。
要不然就是劇情拉跨,各種無腦跟恐怖元素對抗,各種降智商。
但《紙嫁衣》不一樣。
琳瑯珪壁的名號在玩家嘴里就是良心的代言詞,更別說這次‘梗奶奶’這次的恰飯活動中,順帶著發了幾張游戲截圖。
有些泛黃的大紅囍字,面無表情的紙人,象征歡喜的喜服,隨風飄揚的墳場白旗,散落一地的紙錢……
這幾張的原畫很多都是常見物品,甚至很多都象征著喜氣,結果在詭異的風格下,顯得恐怖至極,讓人忍不住頭皮發麻。
很快,琳瑯珪壁的新游戲《紙嫁衣》就受到了無數玩家群體和游戲廠商的熱議。
“新游戲,是新游戲!還以為五一小長假網訊不會參加,沒想到直接來了個王炸!”
“估計那些游戲廠商腦瓜子都嗡嗡的!”
“網訊科技干脆改名算了,叫生產隊的老母豬多好,做游戲跟下崽一樣!”
“也不要求別的了,有《史丹利的寓言》三分之二的水平就行了!”
“這還不高?《史丹利的寓言》聽說都去國外參加比賽了,也不知道最后能得到第幾名!”
“恐怖游戲?沒啥別的想法,別擺爛就行!”
“希望不是那種換皮游戲,我就想玩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風恐怖游戲!”
“這不就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