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薩貝寧向著伏生發出邀請:
“先生,我帶您去看一看我生活的時代吧?”
“兩千年以后?”
薩貝寧點點頭。
舞臺上的幕布升起,背景開始輪換,金色的流光在她們腳下穿梭,看上去仿佛真的穿越了時光,將伏生帶到了兩千年后的舞臺之上。
伏生如同一個孩童一樣,瞪大了眼睛看著周圍的一切。
舞臺上,呈現的是圖書館的場景。
薩貝寧給伏生介紹了如今看書的方式。
伏生欣慰道:“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籍人人可讀,好!”
舞臺上,圖書館講解員,正在講述后人對伏生的評價。
伏生雙眼開始泛紅,等孩子們開始背誦《禹貢》的時候,更是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
當他重新站起,看向薩貝寧,緩聲道:“晚輩,謝謝你帶我看到了這些。”
最后,伏生肚子一人走過舞臺中央的流金長道,仿佛走回了他的兩千年前。
伏生與薩貝寧,分別站在舞臺兩端。
分明是處于同一空間,但中間的通道卻分明隔了兩千年的時光。
節目后面還有一絲收尾的片段。
但此時陳牧的評論區已經全是觀眾的留言了。
“神了!”
“這節目有意義啊!”
“太好了!”
“這才是綜藝啊!”
“配樂,演技,服裝,無可挑剔。”
“我看誰還敢說這節目不好!”
“伏生從圖書館走出來回頭看薩貝寧的時候,那個眼神真是一眼萬年,形象特別高大光輝。”
“在今晚這期節目之前,對《尚書》的了解幾乎為零,偽大學生的悲哀。”
“不得不說,只有這樣用心、生動、新穎的展現形式,才配得上這樣不朽的經典!”
“感謝央視,感謝陳牧,這個系列必須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與其在越來越浮躁的年代里用綜藝隔靴搔癢,不如沉浸在中華源遠流長的文明里熱淚盈眶。”
……
節目剛播出,后續就是靜靜等著收視率出來。
然而觀眾們卻不安分,直接找上了蘇幸文的微博。
倒是沒有什么辱罵的言論,而是讓他去仔細看看這一個節目。
“去看看吧,蘇教授。”
“我相信,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學者,看過這個節目之后肯定能改變你的看法的。”
“這節目的深度真的跟之前的不一樣,是絕對值得觀看的經典,這種節目對你們這些轉專家學者來說,不是應該感到開心么?”
蘇幸文沒有回應。
網友們也沒有強求,而是不斷的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安利這一部完全不同的綜藝。
而資金有限視頻,也適時的上傳了資源。
無數網友紛紛涌進資金有限視頻,不管是看過的,還是接受了安利的網友。
全都沉浸其中。
而得到好處最多的,就是賣書的書商。
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突然《尚書》的銷量高了這么多!
以往一年時間賣出去的《尚書》都沒有今天一個小時賣出去的多!
又過了一會,網友們才發現,蘇幸文悄悄的刪除了那一條批評陳牧的微博,發布一張書桌的照片。
書桌之上,正擺放著一本《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