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導演也不在意,“休息休息,準備下一段。”
之后的文戲,對于幾位主演來說,完全不是什么問題,但張某導演還是拍了幾段才結束了拍攝。
拍攝發哥與張曼鈺兩人的戲份時,陳牧看得大呼過癮,兩人的演技實在是神了。
由于劇情的需要,兩人的關系一會是深情,一會又糾纏不清,三段故事,每一段故事中,兩人的關系完全不同。
而拍攝時,卻又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讓兩人去醞釀情緒,可能上午演的時候,兩人還恨不得對方去死,下午再拍攝,兩人又恨不得替對方去死。
這種演技,陳牧雖然也能展現得出來,但能現場看到這樣的演技,陳牧也是十分的佩服。
現在拍攝的都是幾個主演之間的戲份,像是秦軍攻城之類的大場面,張某導演全部放在了后面,這樣也算是幫陳牧節省一些資金。
滿目的紅色中,黑色的羽箭就是一道道凌厲的劃痕,將整體畫面斬得有些零落。
發哥還在靜靜的書寫著陳牧所求的字,絲毫不顧秦軍的箭雨。
陳牧起身來到走廊,與張曼鈺飾演的流水先生四目相對。
“是流水先生?”
兩人隔著一條走道,中間箭矢不斷的落下。
張曼鈺沒有回答陳牧的問題,而是反問道:“為何離開?”
“我去擋箭。”
“不用你去,退下!”
兩人相談不過兩句,張曼鈺就飛身出去,直面鋪天蓋地的箭雨!
而陳牧在原地也站了片刻,隨即踢開大門,飛身跟上。
當然,這一切只是他們主演的臆想,現實中,除了提前布置好的箭簇,根本就沒有箭雨。
所以,在沒有加上箭雨特效的時候,兩人的動作看起來就有幾分尷尬。
這一段劇情,兩人的臺詞不多,但現場的工作人員卻仿佛真的看到了兩人在漫天的箭雨中為即將寫出的字遮擋出了一片空間。
好不容易等張某喊出過了。
陳牧定格的動作瞬間垮了下來。
“我當時寫這一段的時候沒覺得這么羞恥啊……”陳牧嘀嘀咕咕的。
之后的劇情就沒有陳牧的事了,基本就是發哥與張曼鈺之間的糾葛,在張曼鈺第一次刺死發哥之后,這一段回憶就算是正式結束了。
后面張曼鈺與張子怡的大戰,拍攝地點不在敦煌,而是在內蒙的胡楊林中。
而陳牧與張曼鈺飾演的流水先生的大戰,也就是一刀的事情。
好在這部電影并不是在打斗畫面上,張某也就沒在這么一個小細節上糾結。
第一段小段故事,拍攝了大半個月。
而張某也在一邊拍攝一邊剪輯,沒有陳牧的戲份,陳牧就在一旁指導,或者參與剪輯的部分。
片場每天都能聽到陳牧與張某導演兩人的爭論聲,而這種聲音往往到最后都會變成謾罵。
最稀奇的是,陳牧居然罵輸了。
張某導演不講武德,吵著吵著就開始說放言,陳牧就不知道他在說啥,只得敗下陣來。
而等下次再爭吵,陳牧就開始飆土話了。
這把劇組的人給氣的,吵架說普通話是對吃瓜群眾最基本的尊重,你們兩個大導演這么一點日常禮儀都不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