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一發話,無數的明星接連跟上。
幾個老朋友也跟著聲討。
張奕:“這純粹的就是欺騙!”
顏盈:“我都沒做好心里準備,這電影也太好哭了。”
王寶寶:“牧哥太損了!”
段奕鴻:“是好電影啊。”
李學健:“電影不錯,就是拍的人不咋樣。”
有了明星帶頭,牛子們就更來勁了!
噴陳牧噴得不亦樂乎,甚至沒有看過電影的人都開始噴他,畢竟牛犢子嘛,先噴了再說!
一時間網上形成了一股奇怪的風氣,電影夸上天,陳牧則是被罵得狗血淋頭。
陳牧也不在意,雖然沒預料到這種結果,但電影的討論度已經上來了,要不是沈如靜攔著他甚至還想上去嘲諷兩句。
電影已經上映了,路演就得跟上,《藥神》劇組開始了全國各地的路演。第一站自然就是帝都的影院。
其他人出場都收獲了滿滿的掌聲,尤其是徐錚跟張逸兩人,他們兩個的演技實在是突破了觀眾對他們的固有印象。
然而等陳牧出場的時候,觀眾在底下噓聲差點沒把影院給掀了。
偏偏陳牧還樂此不疲的問觀眾,這電影好不好看?
弄得底下的觀眾又好氣又好笑的,電影是正經電影,但這牛犢子肯定不正經!
……
在首日爆了一億多的票房之后,《我不是藥神》就以一種超神的姿態,口碑票房一路飆升。
各種影評也層出不窮。
其中帝都文藝報上的一篇影評也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標題:“有人說了程勇,有人說了呂受益,但我還是被黃毛吸引了注意。”
正文之中將黃毛的電影戲份全部標注出來,并且加以分析。
深入淺出的給觀眾分析了黃毛的歷程,雖然黃毛在片中就不是一個有秘密的人,但在劇情的加持下,觀眾對于這個角色可是十分的心疼。
在加上陳牧的演技,塑造出了一個沒有文化,只有一種最樸實的價值觀的黃毛,表面什么都不懂,內心卻一直有著自己堅持的角色。從突然的出場,再到最后突兀的死去。
而在死去的時候,觀眾才恍然,他才只有二十歲。
“這是陳牧塑造的角色,或者說,這是與陳牧互相成全的一個角色。從前幾部電影就可以看出,陳牧的演技開始有了蛻變,他開始著眼于小角色,努力的挖掘著每一個角色的閃光點。”
“《藥神》里面的每個角色就不用說了,那個老奶奶,一個配角,那一段臺詞簡直就是催淚的神器,而王建輝老師飾演的假藥販子,在最后也不乏閃光點。”
“但就是在這么多的閃光角色中,陳牧依舊出彩,沒有搶走別人的戲份,也沒有讓自己的角色被其他人的光輝掩蓋。”
“這是一種演技的升華,陳牧成功了,黃毛也成功。”
“這不是最好的喜劇,也不是一部單純的悲劇。如果是這是虛假的宣傳,那么我要承認,我還挺享受這種驚喜的。”
影評到此結束,陳牧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以往雖然也有影評在夸他,但陳牧總覺得這篇影評真的夸到他心里了。
當然了,其他人也有不少的影評在夸,只不過他們沒有像陳牧這樣看個不停。
《我不是藥神》的票房走高,其他的電影自然收益就不是很好,尤其是之前宣傳得沸沸揚揚的愛情喜劇,在《藥神》的襯托下,幾乎就快無人問津了。
跟風,加上過時,這些電影的誕生就注定這撲街的結局。這也讓其他人看到了陳牧跟徐元兩者言論的差別。
別看徐元說得天花亂墜的,但市場不會騙人,等他分析出來觀眾愛看什么,這個題材早就過時!
而牛犢子就不說了,每一部電影的題材都是天馬行空,但相同的都是一樣的制作精良,演技在線。
但徐元并不這么覺得,畢竟之前的電影都沒有他的插手,大數據IP的電影制作都還沒有上線。
只有等到他們的電影跟陳牧正式撞上,才能知道誰的理論才是真的正確。
……
陳牧參與了兩天路演之后,就讓樊琦南帶隊去忙活了。但這部代表牛犢子閑了下來,他還得去忙活《橫空出世》的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