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華國的學者,正在拼湊圖紙,臉上還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欣喜。這種樸素且簡單的喜悅,看得所有人都不是滋味。
突然,門開了。
老大哥的專家走進來,他看見桌上的圖紙時,觀眾明顯能感覺到華國學者的窘迫。
“這一塊,你們用計算器也要算兩年,沒有意義。”
此時李一凡教授臉上的表情是如此的真實,以至于觀眾都分不清這是電影還是真實的歷史。
電影劇情還在繼續。
觀眾為李學健在戈壁上的演講而振奮,為帝都無數學者的算盤聲而激動,為試驗場因鹽堿水需要重修而遺憾,為各種各樣的場景而調動著自己的情緒。
片子有些平淡,但所有人的內心卻都是一陣心潮起伏,為他們歡呼,為他們難受。
“嚴肅認真!周到細致!”
“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又是一陣傾盆大雨,就在這場雨中,讓宋寧她們感受到了,口號不止是一句口號,而是切切實實的行動。
雖然條件艱苦,但當看到原子彈材料引爆成功的時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宋寧手一松,差點把手中飲料給撒了,此時她才猛然發現,剛買的零食,她居然一口沒動。
劇情繼續,就在眾人以為研發會繼續平穩的發展下去,現實卻給了她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當課本上鉛字印刷的“三年困難時期”赤倮倮的展現在她們面前的時候,她們才反應過來,那不是紙片上一句話就念完的六個字,而是真實且殘酷的一段歷史。
缺吃少食,風災,干旱,還沒到吃人的一幕,觀眾就已經難受得受不了了。
下一幕,就是片中的第三場大雨。
陳牧與妻子在雨中相認,兩人之間的感情在國與國的碰撞中顯得格外的渺小,但就是這樣的一份感情,帶給她們的震撼,卻完全不是那些言情劇能比擬的。
之后,陳牧被人拍攝到與美籍的專家在機場交談。
而這又使陳牧失去了主導原子彈項目的資格。
但在場的所有觀眾卻都不能說領導的一句不是。
“你怎么到帝都來了?”
李學健敬禮,沉默不語。
領導見李學健的態度,主動道:“為陸光達的事?”
“為什么?”李學健瞪著眼,語氣里的不甘簡直讓人心痛:“就為了那么一篇混賬報導?那些西方記者的話,能信嗎?
如果連陸光達都不能信任,那我們還能信任誰?陸光達一天不走,我一天不離開帝都。”
“你說什么?”領導的眼睛也紅了。
李學健大吼:“我拿腦袋擔保他!”
這話一出口,領導瞬間就暴怒,赤紅著雙眼,奮力的砸了下桌子:“住口!馮總指揮,什么時候了,你這是擅離職守!”
高明老師飾演的領導,手指不斷的在桌子上戳著,語氣中的悲憤簡直要讓觀眾出不過來氣。
“你過來!你過來!”高明走到地圖前,雙手在地圖上比劃:“咱們整個國家,近十年的努力,幾十萬人的心血!就為了這一天。
知道這一天的分量嗎?
史學家因為這一天要把整個華國的歷史分為兩截!
五九六,橫空出世不是你我的腦袋能夠擔保的!”
當李學健沉默不語的走出辦公室的時候,所有觀眾都感覺到一陣陣的無力。
然而當李學健走出辦公室后,高明拿起了一個紅色的電話。
這個電話的含義此時不言自明。
以至于后來觀眾們在飛機上看到陳牧再次出現的時候,觀影廳都發出了一聲小小的驚呼。
在最后的戈壁灘中,當士兵們荷槍實彈,人山人海的出現時,所有的觀眾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此時的畫面,只有戈壁與藍天組成了兩塊色塊。
戈壁的風聲從二十年前吹來,干燥得刺鼻的氣息,帶著一絲絲的鐵的味道,縈繞在觀眾的鼻尖。
沉默,完全的沉默。
畫面中,無數人期盼、忐忑的眼神,再次讓現場的觀眾提心吊膽起來。
隨著倒計時結束,畫面中的色塊被強光占據,在一片白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