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如海來到府衙,早已有衙役擺好香案,一切準備就緒,林如海帶領一眾衙役全部下跪聽旨,傳旨的內侍打開圣旨用尖銳的嗓音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為官清廉,政績斐然,今令其年底內交接完畢,上京接任從一品工部尚書以示皇恩,欽此!
林如海聽了大喜,前世自己連任巡鹽御史,最終死于任上,現在自己竟然接到回京的圣旨,不說官升從一品大員,單說回京任職就是命運得到改變的證據。
此時身后衙役悄悄拉了下林如海的衣襟,林如海才猛然覺醒說“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恭敬的接過圣旨,然后才站起身。
內侍滿臉笑意的說“恭喜林大人了,皇上如此看重林大人,將來大人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
林如海連忙謙虛的說“成你吉言,成你吉言!”然后便向內侍遞上了銀票,內侍笑著接過看了一眼銀票上的金額,不禁笑的更加開心了。
林如海安排衙役引領內侍入驛站休息整頓,又派隨從回家報信,不說賈敏接到報信知道可以回京任職,心生歡喜,上天庇護轉機已現。
林如海家加封從一品大員,官拜工部尚書消息一經傳出,就進了榮國府的門,早也是有人報告給了如今榮國府的老封君賈史氏。
賈母聽了,眼色一閃:“你說的可都是真的,林姑爺被皇上封了工部尚書?”
賈赦忙點頭道:“回老太太的話,是真的,這圣旨都下了,可不會有差。”
賈母聽了微微一笑:“如此倒好,這林姑爺世襲爵位,是件大大的喜事,告訴老二家的今年給姑爺的年禮再厚一層。”
一旁的賈政道:“如海兄回京任職,敏妹妹也能時常回娘家來拜見母親。”
賈母想了想道:“這樣吧,你下去寫封書信,然后讓人寄給了這林姑爺,他任上交接需要時間,敏兒是當家主母,他們舉家回京也要好一頓忙亂,恐一時疏忽,他們到底也是沒有多少帶孩子的經驗,兩個外孫子還小,離不開母親,我那外孫女已經5歲,可憐我這個老婆子還是沒見過,讓她來我這里,好歹我也帶了。”
賈政一愣,然后道:“老太太這般說自然是老太太好心,只是這外甥女到底也是林家的女兒,哪里會來我們府中。”
“憑是林家的女兒,還不是我的外孫女,這我這個做外祖母的要見見還不成,你只去寫信就是了。”賈母淡淡吩咐道。
賈政忙低頭而去。
這江南道的大小官員聽說林如海高升工部尚書,自然是個個登門道賀,好在林如海自有應付一套,很快也就應付過去了,又過了一月有余,這是日,這京城榮國府的書信也到了。
林如海看了后,心中冷笑一聲,不過臉上并不顯露,只對來人道:“你們回去吧,只給我帶話回去就是了,玉兒自來身子弱,原是要被一和尚道士化了去的,偏生我們夫妻不舍得,因此才留下了,不過和尚道士的話雖不可全信卻也不得不信,他們說了,這玉兒是不可見外男的,雖說榮國府是外祖家,也算是自家,但到底不及在自己家中來的親密,因此玉兒暫時是不得去京城了,他日有空,我們夫婦自然會帶了玉兒去給老太太和府上的老爺太太請安的。”這世是沒有賴頭和尚和道士來化黛玉,林如海道是那夢中所見的理由來回絕賈家,畢竟還是要估計賈敏的臉面。
來人原是賈政之嫡妻王氏的陪嫁丫鬟嫁的家生子奴才,名喚周瑞,聽了林如海的話,自然不好說什么,只行禮后就回了,林如海讓人打發給了他十兩碎銀子,也就讓家丁送了他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