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比賽,切沃開始對楚歌實行“伐木”戰術。
所謂伐木戰術,就是防守球員采用粗暴的犯規,輪流對對手最有威脅的球員進行遏制。
這是足球比賽的一種經典戰術,通常用于以弱擊強。
弱隊在遇到超級球星級別的球員時,由于常規手段無法限制對方的發揮,只能用犯規手段來彌補自己能力的不足,達到限制對手的目的。
顯然,切沃球員已經認為,通過常規防守手段很難防住楚歌了。因此,他們就開始用起了犯規戰術。
短短十分鐘之內,楚歌被切沃后衛放倒六次。
為此,他們的后衛們接連吃到三張黃牌和兩次口頭警告。
曼奇尼在場邊暴跳如雷。
每一次楚歌被放倒,他都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他在場邊第四官員那里喋喋不休的投訴,第四官員的耳朵里都已經塞滿了曼奇尼的口水,一臉無奈。
其實楚歌還好。
這并不是他第一次遭遇“伐木”。
早在上個賽季,在西乙B聯賽里,很多球隊都對楚歌用過伐木戰術。
在足球場上,技術好的球員總是會遭到粗暴的犯規對抗,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球員,職業生涯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個方面,齊達內教會了楚歌許多。
作為一名控球大師,巨星級別的中場,齊達內的職業生涯,就是一部被伐木的“血淚史”。面對后衛或兇狠、或兇殘的鏟搶,隨著頭發從地中海到一毛不拔,齊達內總結了許多對付伐木戰術的小招數。
他把自己畢生的經驗,都教給了楚歌。
除了頂人和禿頂。
面對切沃后衛兇悍的逼搶,楚歌主動減少控球,增加與隊友的聯系,跑位變得更加飄忽。
一旦遇到后衛比較大的防守動作,他都會利用腳法護住足球,然后順勢倒地,迫使對方犯規,同時避免自己受傷。
這種倒地并不是跳水。
對方確實有犯規動作,而楚歌倒地之后也沒有原地翻滾三周半。
因此,雙方的情緒也都在可控的范圍內。
對于主裁判犯規的處罰,后衛頂多就是BB幾句,然后走開。
在意甲,這是楚歌第一次在賽場上遭遇到對手的伐木。這對于他來說,其實不算壞事。
其一,這證明他的實力得到了對手認可,開始有球隊把針對他,作為克制國際米蘭的有效手段。
其二、隨著聯賽的進程,遲早會有球隊對用這樣的戰術來限制他。不是切沃,也會有其他球隊。
那么,提早適應意甲球隊的犯規戰術,并慢慢找到解決辦法,總比突然一下子被對手限制住要強得多。
反正這場比賽國際米蘭已經領先了,楚歌打進了一個進球,他們現在的心態可以很放松。
切沃的犯規戰術,讓比賽的節奏變得緩慢而且零碎。這一方面限制了楚歌與國際米蘭的進攻節奏,另一方面也讓他們的進攻變得沒那么流暢。
剩下的比賽時間,楚歌頻頻回撤,開始幫助球隊控球,不著急進攻。
而曼奇尼也先后換上拉諾基亞和丹布羅西奧,兩位防守球員,穩固球隊的后防。
比賽的剩余時間變得有些沉悶。
……
主裁判塔利亞文托一聲哨響,全場比賽結束。
憑借著楚歌獨闖龍潭的一記漂亮進球,國際米蘭在客場有驚無險的一球小勝飛驢切沃,蜷取三分。
終場哨音吹響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