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友誼賽里一場接著一場的輸球,開始讓他們重新審視這支球隊。針對球隊主教練佩蘭的批評聲音,開始慢慢多了起來。
佩蘭開始感受到了壓力。
于是,第二場友誼賽,他重新將楚歌派上了場。
第二場熱身賽是在11月14日,也就是上一場比賽的四天之后、這一次比賽,華夏面對的對手同樣不弱。
他們面對的是美洲勁旅,哥倫比亞隊。
經過九十分鐘的激戰,楚歌獨中兩元,完成兩個進球。
而華夏最終以2:4的比分不敵對手。
比賽結束時,楚歌累得站在球場上喘氣,眼神中難以掩飾輸球的落寞。他的前皇馬隊友,哈梅斯·羅德里格斯,攬著楚歌的肩膀,安慰他的鏡頭,成為這場比賽媒體記者捕捉到的經典畫面,多次出現在這場比賽的報道,以及之后的賽事點評之中。
哥倫比亞第一大媒體,哥倫比亞時代報,在報道這場比賽的時候,引用了這張圖片,并寫道:
“華夏毫無疑問是幸運的,他們擁有這世界上最出色的年輕人,楚歌。他這場比賽打進了我們國家隊兩球。如果我們的國家隊在明年的世界杯與他們分在同一小組的話,千萬要留意盯防這個出色的年輕人。他或許是這個星球上最為出色的球星之一。”
而西班牙的媒體馬卡報同樣報道了這場比賽。
因為這場比賽里有J羅,有楚歌,因此華夏與哥倫比亞的友誼賽,在西班牙也有不少球迷在關注。
和哥倫比亞時代報一樣,馬卡引用了同樣的一張圖片。
在報道中,馬卡報寫道。
“這場比賽,楚歌延續了他出色的比賽狀態。他的個人技術,與超強的個人能力,令哥倫比亞的防守數次經受考驗。他的兩個進球,幾乎都是來自他超強的個人能力的體現。”
“然而,這也是問題所在。”
“論表現,他比哈梅斯更為出色。然而,獲得勝利的一方,卻是哈梅斯的哥倫比亞,而不是楚歌的華夏。而這,就是足球。團隊高于個人。”
“華夏是幸運的,他們擁有著世界上最出色的年輕人,皇馬青訓營的最成功作品,楚歌。”
“而楚歌卻是不幸的。”
“就如同烏克蘭的舍甫琴科,利比里亞的維阿一樣,楚歌是他的祖國里的唯一一位世界級球星。將華夏帶入明年的俄羅斯世界杯,或許就是楚歌能為這支球隊做到的極限了。即便楚歌的能力再優秀,從熱身賽的這幾場比賽來看,他的國家隊在明年世界杯的前景,依舊非常不樂觀。”
“如果楚歌所在的球隊是西班牙、法國、巴西,或許人們現在談論的是,他會不會完成98年羅納爾多的遺憾,以天才之名率隊奪冠,順勢登頂個人榮譽與團隊榮譽的巔峰,成就一番偉業,獲得‘球王’的稱號。然而,他效力的是華夏隊,這一切的預言,都不會發生。”
或許是因為出身皇家馬德里青訓的緣故,馬卡報一直都對楚歌有著一定程度的好感。
因此,他們惋惜楚歌生不逢時,生錯了國家。
他們對楚歌有更高的期待。
只不過,他們的惋惜弄錯了方向。
別說人沒有選擇出生在哪里的權利,就算有,楚歌也從未后悔生在華夏。
他生于斯,長于斯。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成長功業源自國家。國家的繁榮與穩定,才有了他追求自己愛好的物質基礎;而國人從始至終的支持與贊賞,更是他不斷成長、優化能力的源泉。
“我會和國家隊一起成長,我會和華夏足球一起前進。道路或許曲折,但我們一定會做到更好。我相信,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好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只要我們繼續努力。”
楚歌在兩場比賽的失利之后,勉勵隊友,也是勉勵自己。
同時也是對外媒的一種回應。
此生無悔入華夏。
不因福禍避趨之。
……
11月18日。
國家隊比賽后僅僅四天,英超聯賽重燃戰火。
曼聯迎來了“喜鵲”紐卡斯爾聯隊。
“如果楚歌在這場比賽獲得進球,他就將追平瓦爾迪的單賽季連續進球場次記錄。”曼徹斯特晚報在比賽前瞻里這樣寫道。
而他們對于楚歌是否能夠獲得進球,表示擔心。
“與哥倫比亞的比賽,楚歌踢滿了九十分鐘。”
“他打進兩球,顯示出良好的狀態,但那場比賽他踢得太累了,經常往返奔跑與本方半場與對手禁區,一場比賽的奔跑距離超過了一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