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老臣子都認為,先帝是侄,新帝是叔,新帝原本就沒有給先帝守孝的必要,三日已經足夠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就希望夙九洲快點登基,天天跪求。猶其是原來那些支持過康王殿下的反對派,生恐被新帝降罪,就更加積極地天天跪求新帝早日完成登基大典了。
夙九洲的要求是,登基可以,但要同時封后。那班老臣子為了讓新帝早日登基,自然也同意夙九洲登基的同時,一起封后了。畢竟,夙九洲是先帝的九皇叔,是大他一輩的。所以,新帝登基就打破了慣例,不需要為先帝守靈,還有了這個迎娶新娘的喜慶安排。
此時此刻的太和殿,禮部早早就安排好了祭祀天,地,大廟,社稷的儀式,就等一切就緒了。文武百官,御林軍,神洲軍,里一層,外一層,隊伍浩浩蕩蕩,但又井井有條,都被安排好,由專人負責,讓整個登基儀式顯得非常的莊重,嚴肅,浩大,卻繁而不亂。
古人一向認為事莫大于正位,禮莫大于改元。新帝登基的過程可真是一個煩瑣時長的過程,就算被刪減了一些過程,卻仍然顯得非常繁瑣,隆重。整個場面非常龐大,所涉人數非常之多。在音樂鐘鼓聲中,顯得更加壯觀隆重。這一天的所有事情排序是接新娘新帝登基大典封后大典冊立太子最后是夫妻洞房花燭夜。
開始響第一通鼓后,洲宗帝就牽著皇后納蘭千雪的手,一齊按照慣例祭祀天,地,大廟,社稷。這個過程也是極為繁瑣的,幸好,有夙九洲一直執著納蘭千雪的手,一齊完成所有的事宜,該跪時就跪,該拜時就拜。倆人情深執手相看,倒也不覺得這個過程有多繁瑣了。
第二通鼓響后,百官整理好自己的朝服,按照品級在午門排好順序,等待朝拜新帝。第三通鼓結束,文武百官按照順序進入太和殿,各就各位。
這時侯,夙九洲理了理穿好的袞冕服上御座,而在御座旁邊,新帝早早就讓人給納蘭千雪安排了皇后的位置。他們夫妻二人坐下之后,開始奏樂。
音樂結束,由卷簾將軍將珠簾卷起,尚寶卿將玉璽放到案上,拱衛司鳴鞭,隨之音樂大作,引領百官向丹墀拜位走去,到了位置以后,音樂停止。由知班大唱“鞠躬拜”,音樂響起,文武百官四拜大禮。
拜禮結束,音樂停止。
捧表官從春天殿西門進,內贊唱“進表”,捧表官捧著表冊跪倒案前,受表官拿出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冊,放到案上,再收起笏板,退回殿內西邊。
內贊唱“宣表”,宣表官來到案前
這一整套的流程非常的繁復,一會兒是音樂響起,一會兒又有舞蹈,還有下跪,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群臣行三跪九叩禮。
典禮中,百官行禮應奏丹陛大樂,此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