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好了沒有?出來吃早飯了……”
“來了……”
王苗苗最后撥了撥劉海,確定把額頭淡粉色的小疤痕遮住了,看看鏡中自己的小臉,白里透紅,真漂亮,忍不住自戀地笑了笑才走出房門。
昨個夜里一家人守夜,閑著無聊王盼娣就提議玩抓紙牌,王苗苗以前沒有玩過,懂了規則一玩就玩上了癮。
守到十二點,一家人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家里日子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明日劉玉蘭和王保興還要上班,大家都散了各自睡覺。
在這個年代,過的是“革命化的春節”。
何謂“革命化的春節”,簡單說來有三點,一是要“抓革命促生產”,春節不回家,積極參加生產勞動,變冬閑為冬忙;二是禁止春節里的一切所謂的“封建習俗”,如放鞭炮、燒香拜佛、舞龍舞獅、磕頭拜年等;三是不準大吃大喝,更不準打牌。人們熟悉的春節習俗唯有貼春聯一項被保留,但內容卻大為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三十不停戰,初一接著干”。
最嚴的那幾年,大家真的什么也不敢干。現在嘛,自家人一起,偷偷摸摸做點什么也不是事了。畢竟是延續千年的文化,怎么可能一朝突變,讓人全改變了。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只要不是太過離譜,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同村人,誰會真的一直盯著別人家的事。不讓別人好,自己就能好了嘛?
今天一大早,吃的是芋頭紅棗桂圓湯,加了紅糖,甜滋滋的,希望從今往后他們家的小日子都是甜甜蜜蜜的。
吃過早飯,王保興就領著孩子開始去村里的老人和長輩那拜年。王保興的爹娘都已經過世,五代以內也就一個堂伯還健在,給他拜年,收了一個一分錢的紅包,稍坐了一會,也就離開了。
再去村里其他老人那里走一遍,拿了幾把瓜子花生之類,王保興就歡歡喜喜帶著孩子們回家了。
王保興今天很高興,因為,他發現今年鄉親們對他特別熱情。
等回到家,看到家中居然來了不少人,劉玉蘭正拿瓜子花生糖果招待著,大人小孩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各種奉承話討喜話絡繹不絕,喜得王保興劉玉蘭笑得合不攏嘴,誰不希望新年能有個好兆頭。
不過,也不能多聊,他們要上班,村里人也要上工了。說是上工,冬日里能有多少活計啊,還不是到田里去繼續磨洋工,聊八卦。
“苗苗,快過來。”王苗苗在人群中看到了初中同學李小花,自從她去市里上學,和李小花就很少見面了。
王苗苗笑著走了過來,和李小花在一起的還有她堂妹李小丹,還有一個張家的姑娘張翠華。
幾人相互打過招呼就聊起了村里的八卦。
李小花神秘兮兮湊過來小聲道,“苗苗,你知道張紅芳要嫁給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