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上試試大小。”方慈拿著鞋子,蹲下身子就要幫她換鞋子,嘴里還在喃喃道,“大半年沒見了,也不知道你的腳碼長沒長,我給你買了偏大一碼。”
楊箐文臉紅了,羞愧的。
長輩濃濃的愛如此明顯,她怎么能因為自己的胡思亂想就做出否定呢。
“奶奶,我自己換,我都這么大了……”楊箐文可不能接受自己這么大了還讓奶奶換鞋。
在方慈眼里,她卻還是那個小娃娃。
“行,呵呵……”當然,孩子要自己來,她也不會拒絕。
楊箐文一穿,確實有一點點大,不過也沒關系,她的腳還在長呢,這時候大一點總比小了不能穿好吧。
滿月宴就辦了兩桌,家里人一起團聚一下。
之后,楊志剛和王盼娣就要準備搬家了。正好,楊大海和方慈也在,也要讓兩老去住住自家兒子家的地盤。
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和住在親家母家,感覺肯定不一樣。
他們買的小別墅早已經裝修好了,就等著主人家入住呢。
方慈和楊大海拎著行李,跟著兒子進門的時候,別提多激動了。
小花園里一角種著一顆石榴樹,邊上一圈的玫瑰花,這是這個小花園留著的唯一一塊??花園,而其他地方,理所當然,被改成了菜園。如今早已經種上了種子,正在茁壯成長。
穿過花園就是紅漆雙開大門,厚重大氣。
推開門進去,敞亮的大客廳盡收眼底,二樓中間鏤空,一盞圓形流蘇型吊燈待掛在中間,閃亮亮。
一樓除了廚房衛生間,還有兩間空房,方慈和楊大海選了一間大的,拎包入住。
樓梯盤旋而上,樓上又有大大小小三個房間,說實話,住這一家人已經卓卓有余。
王盼娣也是第一次過來,說實話非常滿意。
一九八三年,國家的形勢與政策越來越好了。
大大小小的私人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王盼娣出了月子后,也開始尋思起自己能做些什么。因為要帶孩子,所以做什么都會有所限制。
她其實最喜歡的還是做衣服,把一件漂亮的衣服從圖紙上做出來,她會有非常大的成就和滿足。
當初程雪結婚時,她看到她身上的禮服非常喜歡,知道是王苗苗畫的圖紙,而衣服是為老繡娘做的。當時,她就動了些心思,她想去學習刺繡。
和王苗苗一說,她當然二話沒說就表示了支持。刺繡是我國傳統手藝,她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研究才好,那樣才不會失傳,才可能做出更好看別致的衣服來。
出了月子后,王盼娣就把這事提上了日程,帶著禮物,和王苗苗一起,去拜訪了老繡娘。
如今老繡娘那里也有十來個學徒在學著這門手藝,老繡娘聽到他們的請求,欣然同意了。在她看來,一個是教,一群也是教。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要想學好一門手藝,自身的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這一批十來個人中,也只有兩個是有靈性的,估計能繡出點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