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擇這個等級主要是繼續提升所需的資源、時間都較長,剛好可以放緩節奏‘補’資源建筑。
同時22級兵營可以解鎖8級兵的制造,讓自身部隊有一定戰斗力可以進行任務和保衛基地,22級城內資源田也有不錯的基礎產量。
當然,這個最佳時機也受自己主力兵種的影響,如果決定前期用槍兵、騎射手等9級兵做自己的主力戰斗兵種,也可以選擇在19堡或者26堡,一邊造戰斗兵一邊補城內建筑。
二、資源建筑的搭配。
城內的資源建筑,一共有35塊土地可供選擇,這些土地由伐木場、農田、鐵礦和寶石礦4種資源建筑和兩種功能建筑征兵處、醫館來共享。
每一種建筑都有建造上限,伐木場、農田兩種資源建筑建造上限是10塊、鐵礦、寶石礦、征兵處和醫館的建造上限是8塊。
因此,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對土地進行劃分,分配資源建筑的方法又主要有以下3大流派。
1、精兵簡政,全心發育。
這個流派只建造1個征兵處和1個醫館來做任務,最大限度來獲取資源發育。一般會選擇10木、10糧、8鐵、5寶石。
優先選擇3種資源而非平均分配的原因是發展武將可以學習3個資源的技能,這樣可以把增產效果最大化。而選擇木糧鐵的原因,是這3種資源前期消耗較大,對應的增產科技也比寶石解鎖更早。
當然,這個流派的一大缺陷,就是缺少了征兵,造兵數量少、速度慢,而沒有醫館容量,很容易死兵。
所以需要開免戰牌來專心發育,后期暴兵和打架之前,還是要轉回到其他流派。
2、全民皆兵,戰農模式。
這個流派,以戰斗為主,兼顧發展,優先把8征兵、8醫館做滿。
然后4個資源建筑來瓜分剩下的19塊資源礦。
戰農模式一般會選擇10木、7鐵,糧和寶石各1個做任務的分配方式,或者10木、7寶石,糧鐵各1個來做任務。
這兩種模式可以省1個發展武將的技能,在前期節省大量的技能丹道具,后期可以根據需要讓鐵礦和寶石礦平分8塊土地。
木材是升堡消耗最大的資源,要優先選擇。
而不選農田的原因,主要是這個模式兵力比較多,他們消耗大量的糧食,產量根本存不住。
3、一隊醫館兵,半耕半戰。
這種模式,保留全部的醫館,只造一個征兵處來完成任務。
家里長期只有一隊醫館容量的部隊,只進行小規模的戰斗不需要大量“暴兵“,缺點是部隊數量較少打架的時候影響戰斗力,一旦被人套路死兵也很難補充。
扣除9個功能建筑后,還有26塊資源礦來進行分配。
通常,這個配置會選擇10木、1糧、8鐵、7寶石或者10木、1糧、7鐵、8寶石的搭配方案。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的資源搭配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微調。
但整體思路,還是根據自身玩法決定征兵、醫館的數量,然后再把資源建筑的產量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