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家中現在如何,你父親是到了哪兒。”魏夫人滿面愁容,低聲呢喃自語。
趙苪沒聽清楚,待她問起時,魏夫人又笑:“沒什么,我們快回去吧。”
魏夫人不打算在趙苪面前提起家中的事。
她心底也能猜到有可能會面對哪些事情。
以她多年日夜相處了解的性格,要么就是他們也遭遇了意外,要么就是另有其他的新歡了……
趙苪慢吞吞跟在魏夫人身后,她所想的東西和魏夫人不一樣,她現在已經攢下了不少的錢,已經可以在鎮上買一個像樣一點的鋪面開始開設自己的小鋪了。
她一開始想要做的就是一家小食鋪,母親十分不贊同她的想法,認為一個她怎么能做這種拋頭露面還繁重的體力活。
趙苪為了勸說她耽擱了一陣時間。
回屋想起了又許久沒有給張大娘送去繡面了。
整理了東西和母親說要出門一陣,魏夫人跟著走出來說道:“你是回收養你的那戶人家去嗎?我也一塊去吧,順便感謝一下她們。”
趙苪想了想,說道:“好。”
她找回了母親,是應該和她們道喜一下,順便讓母親與她們見一面,好讓母親放下心。
……
轉眼冬去春來。
趙苪洗刷著早晨濺了油水的衣裳。
魏夫人從屋間出來,抱著一面簸箕走出來,趁著今天放晴,晾曬冬天潮濕了些許的豆子。
方承安一家搬來了鎮上,距離趙苪所住的院子不遠。
魏夫人十分喜歡方承安這種男子,時不時就會在趙苪的面前夸贊上兩句。
“那方家的公子真是不錯,一手好字性格溫和,要是放在城中不知道會被多少家的姑娘搶著要嫁給他了,苪兒你……”
她話頓時止住,現在算了算,趙苪今年也已經十三歲,已到了豆蔻年華,若是沒有這些意外,也是該定親了。
這方公子也是個不錯的人選,她也能看出這人對她女兒有意。
趙苪感受到了母親的目光,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樣,趙苪猜出了她要說些什么。
“母親!”她喊道。
“好,不說了,不說了,不過你怎么總是這樣反感我提起那小公子,每次一說你就這樣。”
“我只是不喜歡母親總是在我面前說他人的好,難不成你的女兒就樣樣比不過人家嗎?”趙苪晾起衣裳,轉面過來替魏夫人把簸箕放到外面太陽遍布的地空地。
“我去忙了,母親待回記著秋桃會來給我們送些東西,可別太入神忘記了。”
趙苪出門前叮囑一句,魏夫人覺得好笑,說道:“誰才是娘?我都記著了,你快去吧。”
趙苪現如今已經在鎮上開了一家小小的食鋪,秋桃幾個婢女到了鎮上之后反而比在鄉下時閑了許多,于是方承安撥了兩人讓她們在趙苪的食鋪里邊幫忙打下手。
這也為趙苪自個省下了尋找伙計的錢,但每個月還是會給她們分發月銀。
四北鞋鋪的工作轉交到了魏夫人的手上,她繡的快,掌柜也十分滿意,把酬勞都提高了不少。
日子漸漸過的有盼頭了。
炊煙升起,食鋪剛開沒一會就進來了幾個人。
瞧著打扮是附近招的散工,這種天氣打著赤膊走進來,高喊道:“來份蛋糊面!”
他們接連光顧了這兒幾天,也算是趙苪食鋪中的老顧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