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榮抿著嘴唇,像一個女戰士一樣盯著自己的對手。藏在桌子下面捏的有些發白的指關節顯示出來它的主人到底有多緊張。
新人,就是新人啊。蘇子長有些擔心的走到她身邊,用鼻子蹭了蹭陳怡榮的手。陳怡榮低頭看了二哈一眼隨著揉了幾下哈士奇的腦袋。
“陳律師既然是做了這么久的法律工作。”陳主任習慣性的用手指扣了幾下桌子說道:“那么就應該知道現在法院有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信用體系也是近些年才建立起來。陳律師在做案子的時候最頭疼的是什么?法院的執行難!”
見到陳怡榮攥著眉頭思索,陳主任嚴肅的繼續說道:“單單就周杰這件事情上來說,周杰的父親欠了銀行兩年的錢。因為法院執行非常困難,那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還是銀行,要是是個人欠個人的錢呢?有多難要是可想而知的。現在都在說,欠錢的是大爺,欠錢的是大爺。難道這就是應該的嗎?”
“我覺得,大學作為為社會提供精英和教書育人的地方,應該有所責任。學校應當起到矯正社會風氣,協助法院執行的責任!”
看著陷入沉思的陳怡榮,蘇子長在桌子下面忍不住搖頭嘆息。
法院執行難,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多大呢?除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通過立法案修改刑法,在2002年時將原本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作了重大修改,即不再以是否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依法執行公務”為必要條件。只要當事人有執行能力,而拒不執行,且情節嚴重的,即可依本罪處罰。而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在之后陸續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和行政規章針對執行難的問題作出專項規定,力圖解決這個問題。
那么執行難的難度在哪里呢?
很多人其實并沒有了解或者說不想了解這件事情,人們認為申請了法院執行,而法院不執行就是不作為。
其實并非如此,不是法院不作為,而是無法作為。
就像是陳主任所說的:“信用體系也是近些年才建立起來。”國內并不像陳怡榮待過的美國,個人資產非常明確。
一直到2017年12月1日起,公民辦理銀行卡才限定為一個身份證只能辦理一張不受到限制的I類卡。而在美國,是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銀行賬戶。這樣一來,在國內想要查清楚一個人的銀行存款就存在巨大的難度。
個人銀行賬戶相關系統并沒有聯網到法院執行庭,很多時候為了查清楚被申請執行人的銀行賬戶,需要申請人的律師和法院一起出馬,跑到銀行一家一家的去清查,就是這樣還往往查不清楚——被申請執行人不會坐等你來查賬戶,他們往往會先一步將銀行卡里面的資金取出轉存到親屬的銀行卡里面。
而國內又不像美國,個人可攜帶現金數量有上限。大多數國人,特別是有些老板喜歡用現金發工資和獎金——每年過年前,網絡上會被各種某某公司把年終獎用現金堆的像小山一樣刷屏,還受到追捧。
這就導致銀行賬戶里面的資金難以追蹤,如果用支票或者銀行轉賬,那么資金流向就一目了然。自然可以輕松追蹤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