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啊,還讓你送我,是不是太麻煩你了。”老人家坐在副駕駛上,客氣的對陳怡榮說道。
覺得自己麻煩人家,就不要上車讓人送啊。坐在后座的蘇子長不屑的撇了撇嘴,嘴巴上說不要不要,身體還是很老實的嘛。
“不麻煩的,老人家。我剛好也要去一趟農村銀行辦事情。”陳怡榮一邊開車一邊回答道。
“哦,閨女是辦什么事情?”老人家點點頭好奇的問道。
其實蘇子長不太喜歡和老年人交流,一方面是因為代溝問題而無法在思想上達成一致,有些新的名詞解釋起來很麻煩。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年人因為平時比較寂寞,和年輕交流起來就特別的啰嗦。
基本上除了自己的爺爺奶奶,蘇子長很少有耐心和老年人談論除了案子以外的其他的話題,他們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跟你說一些碎嘴的事情,比如年輕人這么優秀怎么還不結婚啊什么的。
跟年輕人在一起,你只要說一句還沒有玩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的笑起來。但是你要跟老年人這么說,他們會列舉出來結婚的一大堆好處,然后熱情的說自己認識某某的姑娘,要不給你介紹介紹。
鬼知道介紹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棗。
反正頭一兩次耐著性子跟老年人的當事人聊完天,蘇子長就再也不會跟他們聊案子以外的事情了。
“哦,我有個案子,要去銀行查點資料。”陳怡榮扭頭對老年人笑了笑,然后專心的看著前面的路。
農村銀行,他們的前身就是過去在農村鎮集上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社雖然成立的目的,是由農村集體社員出資成立,由社員管理并且提供給社員貸款。不過在實際成立運營時,則是由中央銀行出資占據大頭,而農村社員出資占據小頭的銀行金融類機構。
2004年左右,央行曾出資1650億,地方政府出資剩余部分,為各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彌補虧損。所以從經濟和法律的角度來講,原本預定為村集體出資社員為所有者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最終轉變成為國家和當地政府所有。為當地的縣、農村集體成員提供儲蓄、信貸、轉賬結算等業務。
農村信用合作社并非像常見的諸如四大國行和私企銀行那樣,由一個總行分派到各地成立分行這種類似于總公司和分公司的關系。實際上每個農村信用社都是一個獨立的銀行,早期也只為本地服務,互相之間并沒有上下級關系。
而后來在《銀行法》修改,允許私人成立銀行和外資銀行進入以后,各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它們的名稱從“某某農村信用合作社”改為“某某農村商業銀行”、“某某農商銀行”或者“某某農村銀行”。在合并和改組以后聯合成為城市級銀行,并且在各地開展分行。
雖然業務大體上沒有改變,不過從所有權和注冊上固定了下來,成為正式的銀行公司。
因為不排除鄭枝俏有為了高于別的銀行利息而將自己的錢存入江城市農村銀行的可能性,所以陳怡榮也是需要去調查的。
不過原計劃并不是今天,只是遇到了這個老人家分不清農村銀行和農商銀行的區別,陳怡榮決定改變計劃,帶著老人家先去農村銀行。
“閨女是律師啊,很了不起啊。”老人家點點頭啰嗦的問道:“平時工作忙不忙呀?”
“還行吧,閑的時候挺閑,有案子就忙。”陳怡榮非常耐心的回答,臉上見不到一點的不滿:“你看,我這不有一個案子,最近在跑銀行查案呢。”
“查案啊,查案不是警察的事情嗎?怎么律師也要查案啊。”老人家想了想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