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元504年盛夏清晨,南部高地中部。
昏暗的天穹籠罩下,都是密林,一組傭兵小隊在高大刺槐林下穿行,林間的木薯已經接近兩米高,剛好可以遮蔽住他們的身影。
領頭的是一名高大的機甲戰士,全身包裹在合金鎧甲中,頭部剛好露出木薯群,頭盔面罩上顯示著前方三公里范圍的地型圖,只要有人隱蔽伏擊,都逃不過他的紅外探測儀。
他是亞瑟城堡的精銳傭兵,這一趟是要到中部圈戰場,摸清雙方兵力部署,看看南天城邦能不能攻破中部圈地下城阻擊,影響到亞瑟城堡轄區的安危。
現在野外都是密林,隔斷了各地下城聯系,出兵耗費極大。
如果中部圈能擋住南天城邦,亞瑟城堡根本不需要出兵。
如果中部圈無力阻擋,亞瑟城堡就必須提前出兵,占據有利地形,等擊敗南天城邦,再把中部圈趁機拿下。
機甲戰士只想偷偷觀察,不想驚動中間地帶的地下城。
對中部圈這些地下城,亞瑟城堡的威懾力太大。
一個不慎,反而促成南天城邦和中部圈聯合對抗亞瑟城堡,那就引火燒身,糟糕之極了。
亞瑟城堡是連環堡,包含二十一座地下城市,由地下隧道相連,是災變發生前,西陽洲英倫貴族和財團傾力建造的巨型連環地下城,最初的避難人口近八百萬,全部是英倫首府亞瑟市過來避難的精英及其家屬,到亞瑟王國時,還剩五百多萬人,一百多年過去,現在亞瑟城堡里,依然有三百萬人,和其他地下城人口總數差不多。
亞瑟城堡和中部圈之間還有十幾座地下城,都是凱爾特人城堡,凱爾特人是亞瑟帶來的農業人口,占據南部高地最肥沃的丘陵地帶,所產主要供應給亞瑟城堡。
從中部圈往南,都是西陽洲其他國家貴族財團修建的庇護所,每個地下城里都不超過五十萬人,五百年下來,大多地下成已經不足三成人口。
本著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目的,西陽洲除了本土高地地下城外,在菲萊洲占據很多高地,每個高地上,也由各國家民族混雜建造地下城,用主要居民原本城市命名。
災前各自囤積人口,科技和物資,只要不是所有高地被毀滅,總能保留西陽洲各民族血脈。
南天城邦興起于興登堡,興登堡是亞瑟城遷移過來時,特意準備的復興基地,里面不僅有核電站,還藏有各種工業設備和大量工業原材料,唯獨沒有人口。
為了防止設備和材料腐蝕,整個基地里面封閉著高壓氮氣,一直到亞瑟王國興盛時才開啟。開啟后,遷移到興登堡里的居民都是各類技術人員,一半來自亞瑟城堡,另一半來自其他地下城。
興登堡核電站泄漏發生后,興登堡居民根本來不及撤離,好在興登堡防核等級是最高的,物資儲備也非常完備,泄露的核電站又被他們封存起來。
一百多年下來,興登堡居民不僅沒有滅絕,反而繁衍壯大起來。
現在興登堡人都是各民族混血兒,因為祖先遭受過遺棄,對南部高地各民族都沒有好感,當地面核污染減弱,再次可以通行時,他們很快就武裝起來,開始攻擊其他地下城,因為他們需要資源。
因為混血,興登堡人沒有民族歸屬感,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對南部高地各民族來說,完全是顛覆性的,不分出勝敗,很難求同存異。
興登堡是最后啟封的地下城,也只有他們還有封存的武器。
災元前留下的武器彈藥,相比于其他地下城的自制武器,數量,精準度和威力都不可同日而語,僅僅三年就橫掃高地南端的十四座地下城,組成南天城邦。
十年過去,南天城邦通過各種鎮壓手段,終于穩固了高地南端統治權,開始對高地中部圈露出獠牙,又花了三年時間鏖戰,中部圈只剩下五座地下城未被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