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戲陣容很大,幾名主演雖然年輕,但都正當紅,在廣大青少年中擁有廣大的粉絲群體,聽說連團團對這戲都很關心,希望它能喚起社會對校園暴力和青少年抑郁癥的重視,所以預告片一出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但打開視頻之后,最吸引人目光的卻不是一眾主演名單,而是左下角的歌曲信息。
《海底》,作詞:楚陽;作曲:楚陽;編曲:寧蓬萊;演唱:謝夢瑤……
“沃日,什么情況?黑貓神探和莫得感情的殺手聯合了?”
“哈哈哈,恭喜我家小瑤瑤追星成功,終于得到楚陽的歌了。”
“星輝過分了吧?抱上了楚陽的大腿就把以前的主題曲扔了?”
業內不少歌手其實已經知道了消息,很多人第一時間點擊播放,視頻畫面浮動,謝夢瑤憂郁的聲音緩緩響起。
“散落的月光穿過了云
躲著人群
鋪成大海的鱗
海浪打濕白裙
試圖推你回去
海浪清洗血跡
……”
這電影相當狠,這歌也很不善良。
初聽有點老歌的感覺,整個曲風清清冷冷的,配上電影預告片那特意弄成灰暗似紀錄片的畫面,一下子讓人難受的想要窒息過去。
歌曲的畫面感本來就強,加上活生生的影像互相襯托,難受而壓抑的氣息隨著歌聲彌漫開來。
梁媛帶著耳塞,幾乎可以想象到寧蓬萊口中那個變態的導演在聽到這首歌時嘴角那絲緩緩延伸開的殘忍和滿足。
“我的媽呀,楚陽不會真的得過抑郁癥吧?這歌也太應景了。”
“讓我墜入海底吧,別讓我這么不上不下的活著了,也別給我光了!”
“是不是搞錯了?電影不是批判校園暴力的嗎?不是撫慰抑郁癥患者的嗎?拍的那么陰暗?”
“后面有反轉吧,先抑后揚,習慣了。”
“電影有沒有反轉我不知道,反正這歌聽的我難受死了。”
“沒什么特別的感覺,挺好聽的。”
“來得及!來得及!”
“楚陽,我勸你善良!”
“難得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大夏天的讓我看太陽,是想讓我瞎嗎?”
“鋪成大海的鱗,這是什么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呀?整首歌好像一個人孤獨的走在有月光的海邊,一個人輕聲低語,對大海,也對自己訴說人間的無奈……”
“那是因為海浪有時候總是一塊一塊的,像魚鱗一樣吧?”
“啥理解能力啊?開頭就說了,月光穿過云散在海上,海浪起來時就是一片片的,陰影加月光照的地方,看上去就像一片片魚鱗。”
“仿佛落入深海,水壓擠出了胸腔最后保留的一口氣,越是掙扎越是下沉,最后放棄了,從氣管到口腔都是一股咸腥味,不知道是海水的味道還是鮮血的味道。
透入水底的光越來越少,周圍也越來越黑,意識變得越來越模糊,岸上種種,多少歡笑,多少淚水,多少幸福,多少凄涼,多少快樂,多少悲傷,都跟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