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一行人,穿梭于混沌中,洪荒準圣以上的高手,謹慎的跟著太初的步伐。
太初沒把他們收起來帶走,而是繼續讓他們自行在混沌中穿梭。
其原因還是那句話,這只是開始。
無盡小世界這次被吞并兩個后,其他的小世界會慢慢的反應過來,加上大道的指引,他們會融合成強大的小世界。
那樣的小世界不僅攻罰不容易,甚至會受到反撲,比如他們攻擊洪荒都有可能。
那時候,想要抵抗想要入侵,很可能主要的戰場不再是每個小世界,而是混沌中。
所以在混沌中穿梭,是太初對洪荒生靈的考驗。
只有對混沌熟悉了,今后的大戰中,才能有更大的生存幾率。
此外……太初的敵人也會很強大,今后的征戰,太初做不到照顧全局,那么預示著:——有太初不可掌控下的危機。
想要活的久遠,只能靠他們自己。
…………
在無盡久遠的時候,多久太初都忘了,似乎是萬族盟約的時候。
那時候太初就推演過,今后可能會遇到熟知的小世界,比如所謂的聊齋、畫皮、青蛇、山海、九界等等世界。
可前不久,太初探查了許多無盡小世界,發現:無盡小世界沒有一個自己熟知的世界,也比自己想的世界弱的多。
太初懷疑過,是不是時間不到?是不是因洪荒變化而轉變了?
可后來感覺不對,洪荒的轉變,還影響不到這些小世界的改變。
那些自己熟知的世界定是存在的。
可自己為什么沒遇到呢?
要是按照時間來推算,若此刻不是三界成型的原因,應該是商朝,封神都快開始了,自己熟知的世界應該差不多出現輪廓了。
所以太初也把時間排除了。
除此一來,自己之所以尚沒有發現熟知的世界,其原因就是還沒成型,是小世界還沒融合的緣故導致。
只有這些世界融合成強大的世界,才會出現自己記憶中的世界。
而這些世界依附洪荒,洪荒也多有布局,所以神話的流傳幾乎是類似的。
且小世界的本源要想衍變,其追趕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洪荒。
這樣想來,小世界中熟知的三清、天庭等等神話人物,除了被洪荒掌控投影的。
另外就是,為了模仿洪荒的路,小世界的本源自然演化出的。
為的是學習借鑒圓滿的洪荒。
這兩個原因,再加上洪荒圣人為了傳教布局,為了門下轉世小世界宣傳自己的教義……,和洪荒一脈傳承就能完美的出現了。
因此,太初很期待小世界的融合,然后出現自己熟悉的世界,那樣就有意思多了,雖然可能會被自己和洪荒合力干掉,但干掉也有意思。
除此之外?
太初對三千小世界很不懂,按說三千小世界是之前洪荒的布局,是被洪荒掌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