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根本壓制不住自己的沖動,絮絮叨叨的說個沒完。
至于帝荒有沒有認真的聽,他不在意,自己先說的痛快了再說。
他說的各大勢力把功法刻錄在道碑石林,帝荒是知道的,之前就對道碑石林很羨慕,因此問過楊戩。
楊戩的說法是:叫他不要在意,雖然很雜很多種類,但是誰能全部都看完?
太雜沒多少用處,關鍵還是自己適合的。
至于小勢力們為何心甘情愿的送上功法經典,其實就如殺生說的。
第一這里安全,就是外面的勢力煙消云散了,只要有刻錄的令牌,這個勢力幸存的后人,可以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此外,每一個令牌不是說讓你隨意瀏覽,是只能去令牌指定的地方看自己門派的遺留。
只有無量門人和太初界的生靈,才可隨意瀏覽各種功法。
殺生說的銀行,帝荒的理解是這樣:——
比如甲勢力,把自己的功法秘典全部刻錄在了屬于他們的一塊道碑中,這是存進了太初界石林道碑。
而某天,有位太初界和無量門的高人,忽然看到了甲勢力的道碑,然后觀摩了一下上面的功法。
這個太初界的高人發現,這功法不圓滿,甚至方向錯了,或者層次太低,因此他把自己想的給刻錄了上去。
太初界和無量門都是強悍底蘊鑄就出來的高人,他們給擴建或彌補的功法,毫無意外的,比甲勢力自己感悟的要更強。
就這樣,甲勢力的人,得到了自己勢力功法的延伸和增強版。
這是他們最喜歡看到,巴不得有無量門和太初界高人對自己門派的功法感興趣。
無量門和太初界的都是真正的高人,他們也樂于分享自己的感悟。
沒有人只從各大門派秘籍中吸取而不反饋的。
他們堅定的認為,看了就是學習了,哪怕用處不大但也是看了。
既然看了人家的功法,你沒有任何收獲還好說,可以心安的不理會。
但是你一旦若有所悟,就不要藏著,也回饋給這個勢力。
殺生用他認識的銀行來比喻,似乎說得通。
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這一點楊戩對帝荒說過。
就是各大勢力的精英,持有令牌來太初界,這也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歷練和見聞。
能來一次洪荒圣地,這樣的機會在各大勢力早就爭破頭了。
石林道碑不斷的增大,這里都快成為洪荒精英的最終考核地了。
各大勢力、各大門派的精英都會匯聚在此,哪怕有時間的限制,他們也心甘情愿,能在太初界呆多久就多久。
已經有無數前輩證明,你一但運氣來了,說不定太初界高人,或者偶爾來石林道碑的無量門高人看你順眼了,最好的被收為弟子,次一點的指點你一番。
可以想象這是多么大的機緣。
不是所有勢力和門派都是洪荒的大勢力,有的門派和勢力,連一個準圣都沒有,大羅就是他們門中最高的老祖。
這么一分攤開來,就是得到一個大羅高手指點幾句,都會受益終生。
……
“我已經打算好了,只要無量門的前輩不趕我走,我就多待一陣,這次是我的最大機緣,我一定要把握住。”殺生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