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是真的決意要把司馬珂推到風尖浪口,中流擊水,與其他巨頭抗衡。對于司馬衍來說,各方力量制衡,又有一股自己的心腹力量,皇帝這個職業才能干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只是,這對于剛剛穿越半年多的司馬珂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從此以后想茍著猥瑣發育是不可能的了。只有發憤圖強,加強自己的力量,與這個時代的強橫勢力博弈,或斗智,或斗勇,才能力爭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歷陽之戰那種生死考驗都經歷過了,他還有什么可怕的?北傖南貉,終究也不過是土雞瓦狗耳!
故此,司馬珂推讓了三次之后,便不再堅持,接受了司馬衍的賜封。
司馬衍見得司馬珂終于接受自己的賜封,臉上頓時露出了春光燦爛般的神色,只覺自己憋在心中十余年來的積郁之氣,一掃而光。
從即刻起,他不再是受制于人的傀儡之帝,甚至有望成為一代雄主。
接下來,兩人又討論王室六軍各軍統領的安排,雖然王室六軍的兵力不多,但是因為其禁軍的身份,每軍統領都是右第四品的官階,自是不能馬虎。
按照司馬珂的意思,王室六軍的統領,除了甘苗可以留用,其他人一律更換。雖然劉超、戴邈和陶臻三人,并沒有參與叛亂,但是作為一軍統領,連自己的安全都保不住,這樣的將領也只是庸才。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司馬珂自然不能將王室六軍交給這樣的將領。
其實,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王導的心腹之將,他既然接手王室六軍,自然要借機換上自己的心腹之將。
經過仔細的討論,司馬珂跟司馬衍達成了一致意見,定出了王室六軍的擬拜將領。
左衛軍,以卞誕為左衛將軍,以吳郡陸家之子陸納為軍司馬。
右衛軍,以褚蒜子的父親褚裒為右衛將軍,以吳郡朱家之子朱能為軍司馬。
驍騎軍,以桓溫為驍騎將軍,以會稽虞家之子虞嘯父為軍司馬。
領軍軍,以謝安的從兄謝尚為領軍將軍,以吳郡張家之子張澄為軍司馬。謝尚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這樣也算是給了謝安一個面子,借機拉攏了陳郡謝氏。
護軍軍,護軍將軍的位置暫時沒有合適人選,暫由甘苗兼領,以吳郡顧氏之子顧會為軍司馬。護軍將軍畢竟是右第四品的大員,在沒有合適人選之前,司馬珂是寧缺毋濫。
游擊軍,仍以甘苗原班人馬不變。甘苗雖然是王導的心腹,但是其出自江東士族,且有內應之功,又與司馬珂有并肩作戰之誼,完全是可以借機拉攏的,所以司馬珂并沒將其孤立,反而予以重用。
這樣一來,王室六軍的統領幾乎全部大換血,不但悉數換上了司馬珂親近之將,而且借機把江東士族的子弟納入中央軍陣營,也算是給江東士族注上一劑強心針,堅定江東士族支持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