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面的羯人大營火光大起時,毛寶手中的五米長的大槊,直刺蒼穹,發出一陣炸雷般的咆哮:“殺!”
說完率先一催胯下神駿的阿拉伯戰馬,舉起大槊便往東門方向奔去。
殺!殺!殺!
眾背嵬騎士氣爆棚,喊殺聲如同山崩地裂一般,齊齊催動著胯下的戰馬,緊緊的跟隨在毛寶的身后。
三千多全身重甲,外帶戰馬都全身披甲的重甲鐵騎,而且那胯下的阿拉伯戰馬也重達千斤,重量比起輕騎兵幾乎重了一倍,那聲勢自是又不同。
轟隆隆~
三千鐵騎奔馳而來,煙塵漫天,整個地面似乎都震動了起來,遠處的姚弋仲似乎也感覺到了地面的震動,急忙抬頭望來,不禁臉色大變。
此刻,他基本已可確定,城中失陷的石斌和兩萬多羯人早已全軍覆沒,否則司馬珂不可能如此放心大膽的派步卒三面燒營,又將背嵬騎這只最精銳的騎兵派出城來廝殺。
雖然他身邊還有四千多的羯人騎兵,但是四千輕騎對三千連人帶馬都包裹在鐵甲里的執槊重甲騎兵,若是正面沖擊,幾乎沒有勝算,一沖即潰。
因為輕騎的戰刀也好,騎弓也好,都無法對重甲鐵騎產生傷害,而晉人的重甲鐵騎手中的馬槊,卻可以借著沖襲之力,輕易的透穿他們的血肉之軀。
與羽林騎的放風箏式襲擾不同,背嵬騎的攻擊方式粗暴簡單,直接縱馬近身奔殺碾壓即可。
姚弋仲當機立斷,立即傳令道:“速速傳報司徒,燕公及諸將士已殉國,事已不可為,速速退兵!”
除了派人去通知李農退兵之外,他還派了傳令兵通知護衛在南面的羯騎以及馳援大營的羯騎速速退兵。
姚弋仲深深的知道,這場大戰敗局已定,李農麾下那正在攻城的八千多羯人步卒是保不住了,唯一能保住的是機動力極強的騎兵。只是若不趕快通知李農的話,恐怕李農本人也跑不掉。
這場圍城之戰,羯人氣勢洶洶而來,以騎兵三萬、步卒近四萬合計近七萬的戰兵,外加三四萬的漢人輔兵,總兵力十萬余人,將兩萬多的晉軍包圍在東燕城中。原本以為可以將司馬珂困死在東燕城,甚至予以斬首,以徹底瓦解江北的晉軍。不料卻被司馬珂接連兩個奇計,殺得羯人只剩下兩萬余人不說,如今司馬珂又趁機返工,恐怕最終能逃得生天的不過萬余騎兵。
兩萬破十萬,這簡直是彪炳史冊的大捷,偏偏他就是戰敗的那一方,姚弋仲只覺心中無比的沮喪。他自負悍勇,在戰場上鮮有敗績,即便是戰敗,也是惜敗,從來沒像這次這般,敗得一塌涂地。
這一刻,他對城內那個二十余歲的少年神將,不禁產生了深深的敬畏感,有畏懼,也有幾分敬意。
就憑這個少年宗室,敢以自身做誘餌,吸引住羯人在黃河以南的八成兵力,這份膽識和魄力,就值得他尊敬。
眼見得迎面的背嵬騎越奔越近,姚弋仲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高聲吼道:“撤往濮陽!”
說完,率先打馬往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