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閑王府。
看到陳少墨的信,小郡主們一個個哭的梨花帶雨。畢竟是女孩子,雖然猛地蹦出一個哥哥來,有些難適應,但總歸見不得自己的哥哥吃苦。
順帶著幾個姨娘知道后,自覺沒有給梁大閑王誕下小王爺,今得知梁大閑王有一子流落在外,吃了不少苦,案子揣摩大閑王定會歡喜不已,心中也定會自責虧欠,就一起在梁大閑王面前抹眼淚,甚至嚷著要將其接回王府。
惹得梁大閑王心煩不已。
當晚,梁大閑王喝得伶仃大醉。
估計很少人能明白梁大閑王心中的苦悶,畢竟陳少墨是他作為男人來講,最大的恥辱,哪怕他不清楚,陳少墨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種。
而且,自己被趕出朝歌,失去東宮之位,也是因此而起。
而在朝歌城,大夏的章平皇帝,特意吩咐多點了幾根了蠟燭,看完某個人的去信后,翻出一個巨大的漆盒,取出一大摞記載著某個人這十多年來點點滴滴成長的情報記載,一項項的對著。
果然,確實找到了某個人曾經因為一個饅頭被狗追著咬的記載。
恰逢剛剛進宮的第十七娘娘遣人來詢問晚上夜宵想吃啥,便隨口回應了一聲:香肉。
這位十七娘娘一聽夏皇要吃香肉,糾結再三,一狠心將自己帶入宮中的那條小白狗給燉了。
又恰好,夏皇似乎真的有些餓了,當晚比平時多吃了幾筷子,于是乎,宮里的各個娘娘都知道了,夏皇喜食香肉。
第二天,朝歌城中,那些個王公貴族中都在傳言,十七娘娘昨晚給夏皇做了頓香肉,夏皇今天都沒有早朝。
隨著一張傳說是當晚十七娘娘燉香肉的配方從皇宮流出來后,朝歌城中,掀起了一股轟轟烈烈吃香肉的浪潮。
陳少墨也不會想到,因為自己的一封信,朝歌城中的狗遭了殃。
當朝歌城流行吃香肉的消息傳到梁州,加上在街上,看到一個漢字抱著刀尾隨了他三條街后,梁大閑王再也坐不住了,立刻便安排了人去了燕州城。
燕州府,作為大夏北地七州中最大的存在,這官家糧號名曰盈豐糧號。規模超出陳少墨的預期。
燕州府及下轄七個郡縣,盈豐糧號鋪面竟然多達三十多處,整個存糧達到十萬石還多。
官家經營的糧號,自成體系,只是換了一個東家,影響不了什么,反正進糧是官家渠道,擱誰也不敢拿著燕州這數十萬百姓的餓肚子的后果卡著不給糧。
有了糧,陳少墨大筆一揮,一萬旦糧就上了長風寨。
燕州城郊外最大的釀酒坊,許鳳榮已經跑了兩次了,細節都談好了。
朝歌城的回應,比起梁大閑王要慢上不少。
竹田英,當年的探花郎,做了十二年的縣令,被朝歌城的一紙調令,給調到燕州,來做著盈豐糧號的大掌柜。
“哎……作孽!一個好好的縣令,讀圣賢文章的,被我一封信,搞得要來經營糧號了!”陳少墨嘆息道。
天剛剛蒙蒙亮,竹田英就風塵仆仆的來了。
和陳少墨意料當中的那種老態龍鐘不一樣,消瘦,卻是腰身挺直,雙眼很有精神。
一身破舊的青衫,早已經發白,補丁也身為刺眼。
最顯然的,莫過于他身后裝滿了整整一牛車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