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年代物資匱乏,這么做也是實在沒有辦法。
程瑛首先在降低電子廠的損失上想辦法。
電子廠會損失產能,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使用設備的時候需要調整設備參數,設備還需要試運行,一來一回就要浪費不少工夫。
往往他們一弄,可能設備一天都開不了工。
所以后期實驗的話,程瑛想的是盡量在一天內多做幾組對照,減少使用的天數,把周期拉短,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電子廠的損失。
但這樣做還是遠遠不夠,說到增加電子廠的生產效益,程瑛倒是有個想法,不過這事卻不是她能說了算的,她也只能提一個建議。
程瑛他們現在研究的高壓陶瓷電容器,是完全可以商業化使用的。
如果研究順利的話,那研究成果勢必要投產。
程瑛的想法就是讓電子廠以設備入股,算作對他們項目的投資,等他們的項目出成果之后,優先把這項技術供給電子廠。
這樣的話,他們課題組借用設備也不是白借的,電子廠也能在相當于是無償得租借之后,看到一點回頭財。
起碼這項技術在國內還算是先進,不會讓他們繼續虧下去。
這只是程瑛一個人的想法。
其實她在去見瞿遠之前,腦子里就已經模模糊糊有了這個念頭,現在她只是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而已。
程瑛最后去找了葉廣良。
葉廣良聽后沒有什么表示,只說會向上面反映的。
這樣的結果讓程瑛很無力。
在這個年代,為人民服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很多讓后世的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這里卻被當做理所當然,包括電子廠的付出。
不排除很多人的信念高于普通人,有這樣崇高的信仰,愿意無償得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程瑛尊重他們,但如果可以,程瑛也想讓他們拿到等值的回報。
其實葉廣良本身,乃至課題組的所有人,對程瑛的提議都沒有太大的想法。
大家做研究都不是為了錢,為了錢那肯定也就不搞研究了。
他們對于項目最后的歸屬不是很感興趣,對他們而言,更享受研究的過程和出成果時的成就感。
所以他們對于瞿遠的顧慮,其實不是很能共情,但也不會過多評價。
程瑛后來又去找了瞿遠一趟。
這一次程瑛提前給電子廠那邊打了電話,因為研究所這邊討論的結果還沒有出來,程瑛沒有在電子廠和瞿遠談,而是把他約了出來。
瞿遠這次沒有再裝不在,他也知道電子廠不把設備借給程瑛他們是不可能的,這一點瞿遠從來沒有懷疑過。
回避沒有用,就只能積極地探討出對他們更有利的方案。
瞿遠只希望,這個叫程瑛的姑娘不要讓他失望。
程瑛和瞿遠約在了一個小茶館,看起來已經很有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