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文易笑道:“諸位應該不會有不同的意見吧?”
“哈哈……”眾人大笑起來。
“誰要是反對估計會被扔出去吧。”柴犇笑道。
薛大元道:“我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打回老家了。”
其他人也紛紛發言,都是支持出兵的。
文易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現在咱們就商量一下如何出兵……”
“你們私下應該多多少少都考慮過這件事情吧?就別藏著掖著了,有什么想法就說出來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人先開口。
等了一會兒文易道:“看來大家都很矜持嗎,那我就點名吧。太師,你先說吧。”
薛大元也沒有客氣,道:“既然陛下點了我的名,那我就拋磚引玉說幾句……我以為當先北后南。”
“晉國雖然離我們最近,但背負天下正統之名百余年,民間也沒有出現特別大的動蕩。”
“士族豪強力量強大,就算我們打下來,還要和他們爭搶基層的統治權……太麻煩了。”
“……北方被胡人肆虐多年,士族力量被破壞殆盡,且民心思安。只要我們占據這里,就能快速完成統治。”
“沒有士族豪強的阻撓,我們的力量能夠深入民間最基層……從根本上推行大唐的律法和規矩……”
“北方擁有人口一千四百余萬,有了這么龐大的人口補充,我們人手不足的短板就能被補齊。”
“之后不論是向南滅晉,還是向東北滅掉高句麗、百濟,向西一統西域都任由我們選擇。”
“啪啪啪!”文易忍不住鼓掌道:“說得好,太師和我想到一處去了……諸位有沒有什么不同的意見?”
甘憲猶豫了一會兒道:“北方距離我們太遠補給不方便,一旦戰事受挫恐怕會引起大麻煩。”
“南方雖然有諸多問題,但離我們近,且多河流能發揮我們的水師之利。”
郭吉廷和周啟也附和道:“是啊,還有俚人策應,頃刻間就能讓嶺南變天,我們以為由南而北更穩妥一些。”
文易點頭道:“幾位考慮的也不無道理……你們以為如何?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后半句是對其他人說的。
這時張鴻說道:“后勤補給問題不用擔心,我們海運強大,只要能在北方找到一個登陸點,就可以把源源不斷的后勤補給送過去。”
“而且罐頭的制作技術已經成熟,做出來的肉罐頭保質期超過半年都沒有出現腐壞的跡象……水果蔬菜罐頭更是可以保存一年以上。”
“罐頭的運輸非常方便,一船就夠一個旅的兵吃半年的。行軍打仗每人帶十盒八盒鐵罐頭,省著點足夠吃一個星期。”
“而且我們的陸運也并不弱,民間百色馬數量超過四十萬匹,牛、驢、騾數量也有二十萬頭。”
“這還不算縱谷馬場的的牛馬……所以后勤問題不用擔心。”
賀方也補充道:“軍隊內部擁有戰馬十三萬匹,拉車的騾馬也有十五萬匹,已經初步實現了陛下計劃中的軍隊騾馬化……運輸和機動能力都沒有問題。”
陳秀等了一會兒見再沒有人說話才道:“后勤補給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海外島嶼眾多,我們可以找一些島嶼建成補給基地。”
“長江口外的舟山群島,渤海口的長山群島,都是上佳的補給基地,甚至可以建設成我們進攻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