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近設計的一款新型發動機,這些都是相關的設計圖,右下角有編號,每一橫列是五張,你拼湊試試。”
李杰克聞言從桌上拿起一摞繪圖紙,隨后他按照石易寧所說的,將一張張圖紙按照序列號排號。
這些圖紙的比例并不一樣,一些簡單的局部比例較小,而一些較為復雜的部分,石易寧采用了非常大的比例差。
最夸張的地方采用了一比一百的縮放比例,整體設計圖足有四張A4紙那么大,可如果按照比例縮小之后,不到嬰兒拳頭大小。
李杰克將圖紙按照順序將設計圖一張張擺好,他站在一張凳子上俯瞰還未完成的設計圖,心中依然充滿了疑惑。
面前的圖紙組成出來一個造型非常奇特的設備,李杰克能夠腦補出石老板設計出的發動機外觀,和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發動機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只不過工作原理卻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似乎有悖于常理,可好像有能行得通……
李杰克在機械方面的認識超過了普通的研究生,而且擁有很多實操方面的經驗,可如今卻完全搞不懂面前這臺奇怪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這種奇怪的感覺讓他有些難受。
“可能是因為老板還沒有將發動機的所有部件繪制出來,對,應該是這樣,我等一等……”
李杰克自我安慰,覺得只是發動機設計圖還不完整,所以搞不清楚具體的工作原理,他靜悄悄的站在老板身邊,等待著后續的設計圖。
時間飛快的流逝,天色擦黑的時候,李杰克打開了屋內的燈,而石易寧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把筆給扔到了一旁。
“呼……終于將發動機的設計圖給拆分開了,真特么不容易!”
石易寧看著最后一張局部設計圖會心的笑了笑。
他之前嘗試過用計算機來進行繪制,結果發現繪圖軟件用起來不順手,完全不如用手畫來得舒服,不然就要對繪圖軟件進行升級,那樣更費時間,索性便拿起繪圖工具手動繪制。
“老板……我沒太看明白您設計的這款發動機,能稍微給我講一講嗎?”
李杰克急不可耐的問道,他沒好意思說,其實他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都沒看懂,其中有幾個地方完全顛覆了他對熱力運用的理解。
石易寧站起身,用手指彈了彈繪圖紙邊沿,笑著道:“還是基于現如今熱力學定律來設計的一款發動機,只不過改變了一下做工的前提、過程和轉換的方向性,優化了發動機工作的周期和循環過程,從而增加了……降低了……”
石易寧大致將自己設計的發動機特點講述了一下,按照他的講法,他自己設計的這款發動機對發動機吸氣、壓縮、做功、排氣的整個循環過程做了一次極大的優化。
圍繞熱傳導、摩擦損失和熱管理等方面因素進行改良之后的發動機,不僅降低了熱能損耗,還同時提高了熱能轉化為動能的比例,通俗的說法就是更加節能的同時更加有勁。
李杰克聽完之后嘴巴都變成了“O”形,不自覺的拍了拍手,有些細節的地方他其實仍然沒有聽懂,但就是感覺大為震撼……
按照石老板所說,經過他設計優化之后的這款發動機,在材料和做工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能源轉化動能的比例將大幅提高,按照理論的狀態計算,有可能將熱效率提升到百分之六十!
這簡直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比例!
李杰克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覺得老板在胡扯……
從內燃機誕生的那一刻開始,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讓更多的熱能轉變成動能,一百多年以來,這個革命性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歇。
最近的幾十年時間,全球所有著名車企投入了超過千億美刀的資金進行各種研發實驗,總算是將量產發動機的熱效率從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四十!
這個過程耗時良久且燒掉了無數的經費,是一代代科研人員前赴后繼的結果。
結果石老板在書房寫寫畫畫三五天,就鼓搗出一款熱效率達到百分之六十的發動機?
說出去誰信嘛……
李杰克作為石老板身邊的左膀右臂,他都不信!
“老板……我雖然對您提出的各項理論非常震撼,可我認為您的設想還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