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朝吃飯,很難有非常精準的評定機構,到了歐洲,米其林自然而然成了金字招牌。
德國全境內米其林三星餐廳共有十家,數目僅次于法國,此外德國還擁有二星餐廳三十九家,一星餐廳二百四十一家,三種級別的米其林餐廳總數近三百家,位居歐洲第二。
可見德國的餐飲業非常發達,在追求美食這件事情上,嚴謹的德國人一直在努力。
在“本地人”菲米斯的推薦下,石易寧決定去國王大道內一家叫做“Tantris”的米其林二星餐廳用餐。
Tantris餐廳在杜塞爾多夫算得上首屈一指的高檔餐廳,位于國王大道東段一條小巷內,餐廳的整體設計具有七十年代的復古風。
溫暖明亮的橙色和色彩繽紛的藝術風格鋪墊了餐廳內部的裝飾基調,營造出輕松的就餐氛圍,餐廳以“激情、完美、享受、魔幻”為經營理念,致力于為每一位顧客創造完美的用餐體驗。
如果是在中午吃飯的點,Tantris餐廳絕對是一位難求,不過這個時候已經過了飯點,座位并沒有太緊張。
石易寧選擇這家餐廳的最主要原因并非米其林二星,而是菲米斯介紹說,Tantris餐廳不同于其他米其林餐廳,并沒有一味推崇法式意式菜肴,而是地道的德國美食!
食物,絕對是體會一個地方文化最好的途徑之一。
尊貴的小隔間內,石易寧和黃佳顏享用了來到歐洲第一頓正式的餐品。
用餐過程中石易寧發現,無論是法式意式還是德國菜,但凡成為米其林餐廳,菜品的量一定非常少!
廚師不舍得哪怕多用一點點食材,整個過程對重量的把控精準得好像在做科學實驗,這樣規格化做出來的菜,在味道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起落,不容易失敗,也不會有超常發揮的驚喜。
上菜的速度很慢,前后一共十五道菜品,一共用了近一個半小時才吃完這頓飯。
當石易寧走出餐廳再次來到國王大道的時候,他發現太陽都已經偏西,估計再過一兩個小時就要天黑了。
果然只有有錢又有時間的富豪才能靜下心來享受生活,時間,金錢,這兩要素缺一不可!
重新回到國王大道,游客依然不少,各色人種穿行在一個個個商鋪之間。
石易寧對購物這種事情的興趣不大,也就剛賺到錢的初期有些熱情,隨后便失去了興趣,所謂的奢侈品仍然是流水線上生產的商品,無非是用料方面考究一些,意思不大。
可當他看到一家招牌是剪刀和皮尺的店鋪之后,又產生了一些興趣。
“薩……薩菲諾奇?來自薩維爾,始于1885?”
看清楚招牌上面的信息之后,石易寧問菲米斯道:“這個薩維爾是指英國薩維爾街?”
“是的,石先生,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英國佬在西裝定制這一方面比我們國家要稍微強一點點,就一點點!”
菲米斯用雙指掐住一點點距離,努力的表示出“一點點”的概念。
石易寧沒有在意菲米斯的堅持,他對薩維爾街的名頭早有耳聞,那是位于倫敦,一條以傳統男士定制服裝而聞名的街道,“定制”一詞就起源于薩維爾街,意思是為個別客戶量身剪裁。
短短的一條街被譽為“量身定制的黃金地段”,曾經的客戶包括溫斯頓·丘吉爾、納爾遜子爵和拿破侖三世。
薩維爾街始建于1731年,面前這家薩菲諾奇裁縫店創辦于1885年,和街道本身的年齡相比較,年輕了一百五十歲,但走過風風雨雨,時至今日又過了一百三十年。
一家能夠傳承一百多年的裁縫店,至少經歷了五六代人的打磨,還把店鋪從薩維爾街開到了德國的服裝之都杜塞爾多夫,如果說沒有幾分本事,誰都不信!
石易寧對這家薩菲諾奇裁縫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手一揮,道:“走,去看看,李杰克、埃文斯,也給你們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