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易寧徑直朝著包包區域走去,順口問身邊銷售配貨的比例。
愛馬仕有一項潛規則購物制度,那就是配貨,意思是必需先購買包包以外的周邊商品、到達一定的金額,才能買到心中想要的包款。
有傳言,因為愛馬仕的銷售售賣出包包類產品不算業績,所以品牌才會衍生出配貨這種銷售潛規則。
這只是傳言的一種,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因為愛馬仕三大包王BKC,柏金包(BirkinBag)、凱莉包(KellyBag)、康康包(ConstanceBag)太過搶手,于是運營而生了配貨制度,變相的提高了購買門檻。
配貨制度在全球都適用,不過會根據國家地區不同略有升降。
例如澳洲在配貨方面的規定比較寬松,除去包包之外的所有產品都算配貨,但天朝有些愛馬仕規定只有衣物、鞋子才算配貨,而且額度不低。
大家共同的默契是皮件類不算在配貨內,一般都固定在衣物、家居用品、鞋子居多。
所以坊間傳言愛馬仕包有錢也買不到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要有很多錢才買得到!
許多人質疑愛馬仕的配貨制度,可奈何銷量太好,這邊的人還在糾結配貨制度合不合理,并想要聯合一些消費者進行抵制,那邊手快的消費者已經把包包買走,美滋滋的挎在了肩膀上!
女性消費者大多感性沖動,配貨不配貨根本不重要,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才是關鍵!
配貨二十萬買一款二十萬的包包在她們看來,就好像包包本身就是四十萬,然后店鋪還贈送二十萬附加產品,簡直超值……
女人嘛,哪里會講道理。
何況這個世界有錢人太多了,提高購買門檻只是為了讓更有錢的人擁有優越感!
石易寧也不在乎配貨,又不是暗地里動手腳,規則都已經擺到明面上,接受就買,不接受走就是了,哪有功夫說三道四!
奢侈品又不是生活剛需,消費不起就不要勉強。
銷售是一位看上去有點年紀的女性,考慮到白人老得比較快,或許真實年紀只有三十多,她臉上帶著非常禮貌的笑容,道:“先生,我們店鋪的原始比例是一比一,比例會根據消費金額浮動,您可以先挑選心儀的包包,我們最后再來挑選配貨。”
“噢?”石易寧揚眉一笑,問道:“意思是只要買得多,配貨比例就會下調,對嗎?”
銷售點了點頭,道:“是這樣,先生,每五萬歐元一個檔次,二十五萬歐元以上降低到一比零點五,這是上限,請您諒解。”
“唔,看來為了少花冤枉錢,我得多買點包包了!”
石易寧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眼睛的余光則看向黃佳顏。
果不其然,黃佳顏正用一種“我太懂你了”的眼光看著石易寧……
美其名曰為了降低配貨額度買包包,不就是要拿回去送人嘛,誰不知道似的!
“是,是,你最會過日子了,勤儉節約小標兵……”
黃佳顏昧著良心夸獎石易寧。
石易寧毫不在意的收下了夸獎,笑著道:“其實配些貨也無所謂,再過一段時間公司開年會,不算海怪傳媒那邊,京城都有不少女員工,買些什么口紅、香水、絲巾這些,年會的時候當獎品發放,一舉兩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