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于世間歷劫,傳下道門法統,其時,有人族之皇教化萬靈,功德無量,成就圣人之位,連天庭妖帝都尊崇備至,人皇,成為事實上的三界主宰。
昊天劫滿之日,率人族之仙發動第二次神戰,將天庭妖帝鎮殺,成為新的天帝。
此后昊天身合天道,成為天道化身,定下這個世界九為極之數的規則。
三界圣人,遇九而止。故三界后天成圣者只有九人,舊圣不殞,新圣不出。而妖族,更是被昊天定下了圣者唯一的天道來。
人族圣人羲靈,統領萬妖,事實上占據了妖族圣人之位。所以,自妖帝殞落,再無妖族圣人出世。
昊天既為天帝,第一件事,便是以封神為名,逼迫道門三位圣人于修行界發動封神之戰,于俗世間引發當時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封神之戰后,修行界損傷慘重,數百殞落的修士死后成神,成了天庭中執掌各種職司的仙官。俗世間,人皇道統被滅,勝利者成為昊天的忠誠信徒,自稱代天牧民,是為天子。
此后悠悠千年,昊天再未出手。
佛宗修行者的出現,令秦軍中的道門修士格外警惕。
封神之戰,本是道門三位圣人之間以及與其他四位散圣之間的相互算計,未曾想最后時刻,佛宗二圣不請自來,沾了道門不少便宜而去,這讓道門中人一直耿耿于懷。
佛宗之人心懷叵測,一出現準沒好事。
道門三大圣人,上清、玉清、太清,各有道統傳承于世。
佛宗之人甫一現身,便有一名青衣道翩然而至,打了稽首,說道:“大師乃世外之人,何苦來此趟渾水。”
那僧人臉上掛著笑容,看起來慈眉善目,說道:“道門講究出世入世,盛世出世為隱,亂世入世救難。我佛宗亦有金剛怒目,于亂世降妖除魔,普渡眾生。”
“那貧道豈非也成了你所說的妖魔?”青衣道人問道。
僧人呵呵一笑,卻不與他爭辯何為妖魔的機鋒,說道:“信者,自然可能成佛。不信者,又與妖魔何異。彼之信者,我之異端。正與邪,從來只關乎立場,不牽涉是非。”
青衣道人聳了聳肩,說道:“貧道袁昆,來此本只是訪友,只是千年前的封神之戰,你佛宗之人殺了我師祖,袁某沒那個實力殺到西方極樂去,今日既然遇上了,那便與你斗上一場,只論生死,不論輸贏。”
僧人挑眉,沉默了一下,點頭應道:“小僧搬山,如道友所愿!”
袁昆伸手一召,手上已多了一根沉鐵長棒,當頭便砸。
僧人微微一笑,伸出潔白如玉的右手,屈指一彈,便將那沉鐵棒蕩開,說道:“小僧自號搬山,自然不怕近戰搏力。”
袁昆嘿嘿一笑,大聲道:“如此,便再吃老袁一棒。”
小僧這次變指為拳,那白嫩的拳頭似乎藏了一頭洪荒猛獸,重重的與砸落的沉鐵棒撞在一起。
轟得一聲巨響,塵土飛揚,淹沒了兩個人的身影。
待塵土漸散,重又露出兩個人的身影。
僧人站立于原地,身上片塵不染,一臉微笑,風輕云淡。
在他身前有一個數十丈方圓的深坑。
坑的那頭,袁昆灰頭土臉,以沉鐵棒拄地,嘴角沁血,目光中帶著一絲懼意。
這一棒,袁昆竟是受了極重的內傷。
“道友速退,且讓我崤山松塵子來會一會他。”
人影閃過,一個青衣道人浮于巨坑之上,一柄長劍自背后出鞘,懸于胸前,劍尖正對著那名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