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上聯:寒窗苦讀無人問津,右邊刻著:金榜題名天下皆知。
齊先生指著那飛揚的文昌書院四個大字,“匾額是花國書法大家李席文提字而成,撰聯人為盛京天驕書院監督王閱知大人。”
清瑤做了個揖,“沒想到學生還能如此三生有幸,見識了兩位大人的墨寶。”
齊先生笑了,領著清瑤進了二門,此時學子穿著白藍的學院衣服擦身而過,大家都很有禮貌,齊先生穿深藍色的衣冠,那是老師的裝束,看見了便都上前行禮問安。
清瑤非常舒適,這才是禮儀之國,跟她那時候的古代一樣,尊師重道是刻在傳承里的。
齊先生領著清瑤往山長的住處走,一路上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
清瑤羨慕不已,以后她也要建一座這么美這么大的書院,引天下英才來求學向往。
正想著,便到了目的地,文昌書院的山長是個胡子頭發半百的老人。
齊先生說了清瑤的來意,便上課去了。
山長姓陶,面容慈祥,他看向清瑤,沒有半分山長的架子,拍拍身前就喊清瑤過去坐。
“坐著坐著,坐著說,不要拘謹。”
陶山長轉了一圈,從架子上拿了一本書下來,翻了翻,又放了回去,他似乎要在書架上面找一本書,但是上面的書太多了,找不到。
清瑤三步兩步上前去,“山長,您找書嗎?要我幫忙嗎?”
“那就麻煩你了,我要找一本《花國五字集》,哎呀,現在書放的亂了,我記性也不如從前好了,便有些找不到了。”
山長如鄰家的爺爺一般絮絮叨叨,還自己嘲笑自己。
清瑤默不作聲,默默的一本翻過一本,這些書原本都是沒有書皮的手抄書,看字體都是同一個人,怕都是這位山長自己抄寫的。
沒讀過這本書的人根本找不出來,恰巧,清瑤就是沒讀過這本書的。
沒讀過……如何找?
清瑤不知道這是這位山長在考驗她還是真的找不到。
不過她也有自己的小方法,她故意跟山長搭話。
“山長先生,您平時按什么方法排列這些書啊?”
陶山長說,“就是按照分類啊。”
“其實呀,山長先生,我以后可以撰寫一篇敘錄,記述這部書的作者、內容、學術價值及校讎過程,寫的簡化點,然后把每一個人標上編碼,這樣就可以用查數的方式查找了,以后再有了新書,也可以編在后邊。”
“那要是同一個人的書呢?”
陶山長十分感興趣的問。
“那就把同一個人的書按照分類或者拼音啊,分類就跟現在用的一樣,把著錄的書分為六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個總論性質的“輯略”。”
“你用的慣六略就繼續使用這種,要是用的慣拼音,也可以按書名的首字母去找。”
“拼音是什么?”陶山長完全忘記了自己還再讓人找書。
“拼音呀就是一種讀書的輔助辦法……”
清瑤把拼音的好處巴拉巴拉的一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