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淄,東海王司馬越的王府內,收到朝廷詔令的司馬越十分不屑地將詔書丟在一旁,緩緩道:“你算個什么東西,竟然對我下詔令,真是不知好歹!”
座下一位約莫四十來歲,留著八字撇胡子的清瘦男子,微微一笑,撇了下自己的八字胡,道:“王爺何須置氣,既然這朝廷要我們協助唐風,我們做做樣子即可,當下還是與朝廷保持友好關系為要。”
東海王司馬越望了下這位男子,道:“劉師爺,當初若是聽你之言,現在坐在那龍椅上發號施令的就是我了,棋差一招啊!”
東海王司馬越說完感慨了下,相比健康那位皇帝司馬睿,司馬越的輩分還要更大一些,司馬睿都還要稱呼其一聲叔叔,已五十出頭的東海王司馬越,由于生于帝皇之家,富生富養,所以并不顯得蒼老,皮膚仍是白皙,只是兩鬢地一絲斑白才彰顯出其年紀。
當年八王之亂中,司馬越精明地選擇中立,不參與暴亂,對朝廷也是虛與委蛇,暗中保存并發展實力,靜觀時局的變化,最后這東海王在戰亂中不斷地做大,逐步控制了整片山東地區,并趁勢還拿下了河南的一部分區域,成為這亂世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本來西氐攻破長安之后,大胤皇朝群龍無首,這東海王司馬越是最有機會登上皇位的,只要他奮起一擊,率兵進駐洛陽,那么這大胤皇朝地天下就是他的了,這也是那位座下劉師爺獻給他的上上之計。
可惜鑒于當時西氐的攻勢太強,而且還有匈奴和鮮卑南下夾擊,東海王司馬越不敢冒險走這一步,生怕偷雞不成蝕把米,皇位沒撈著反而把自己給搭進去了,所以東海王司馬越最終選擇了按兵不動,才讓司馬睿給撿了便宜,拿下了皇帝的寶座。
想起這事,東海王司馬越至今還后悔不已,若是當年敢搏一搏,現在自己就是九五之尊了,而對于現在的司馬睿,東海王司馬越是愛理不理,打從心里就不接受大胤朝的這位皇帝,東海王司馬越成了事實上獨立的割據政權。
劉師爺聽到東海王司馬越又感慨起這件老事,于是安慰道:“王爺也不必氣餒,現在天下時局紛亂,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機會還是很多的,何必急于一時。”
劉師爺自東海王司馬越封王開府之時便一直跟隨著他,是司馬越的老班底了,這劉師爺全名劉士林,本是山東的一士族,自小便才智過人,本可憑借其自身才智和家族背景,平步青云直上中央的,可是他卻放棄了。
機智的他提前預料到了大胤皇朝將會動亂,他看出了當下朝廷政治缺陷的根源,于是選擇了等待,圖謀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不世功業,所以最后選擇了這東海王司馬越,實現強強聯合。
聽了劉師爺的話后,東海王淡淡地答了句:“也只好這樣了,關于朝廷那邊的事,就勞煩劉師爺去處理了,隨便派一隊人馬做做樣子就行,沒必要真跟這鮮卑動刀動槍,眼下還是積蓄實力為要。”
“這屬下明白,還請王爺放心。”劉師爺朝著東海王司馬越拜了拜,雖說這劉士林是東海王司馬越的老班底,也深受其寵愛,可是對于君臣禮節這一套,劉士林還是十分恪守的,傳統的士族觀念在劉士林身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對了,這唐風是何許人也?劉師爺有無更多的了解?”司馬越問道。
劉士林頓了頓,回道:“屬下也不是太過深入了解,只知這唐風是近一年來才在燕云之地崛起來的,此前好像并沒有太多的聽聞其人,不過屬下已經讓人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