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初禾臉上帶著一絲笑意,完全無視了小八的震驚。
PID控制是連續計算誤差值作為期待點和測量點變量中的差值,用于比例,微積分和積分中的校正。
機器人控制算法在十年后已經初具規模,但想要提高PID控制還需要很長一段距離。
而簡初禾要做的則是將機器人控制算法做出來,然后再利用利用伯德圖的軌跡進行研究。
[機器人控制算法依照如今的科技很難實現,Z國的L298N驅動器現在壓根不可能完成這項實驗!]
“可我如果將L298N驅動器換成L378驅動器呢?”簡初禾輕聲問道。
L378是十年以后她所研發出來的一款機器人驅動器。
想要修復小白,需要進行四個步驟,用人體學來說,就是需要大腦,驅趕,四肢,臟器。
臟器就是機器人所需要的驅動裝置。
只是L298N驅動暫時還達不到自主進化的效果。
“知道為什么如今最高級別的驅動器還是L298N嗎?”
簡初禾一邊說著,手中拿著一個聶夾,夾起試板上一塊黑色的塑料碎片,繼續道:“因為他們用3508電機的閉環控制,而沒有考慮3508電機所驅動的系統。”
正是因為沒有找到關鍵的突破點,才讓驅動器一直沒有繼續更新。
“當然,區區一個L378驅動器肯定是不行的,不過如果完善3508電機的閉環,那么Z國至少可以領先世界五年。”
簡初禾語氣十分平淡,可是系統中的小八卻說不任何話了。
它呆呆地看著簡初禾小心翼翼地研究手中的芯片,默默地不做聲響,就此隱蔽。
小八不出聲正好合簡初禾的意。
很快,她便進入高強度的實驗研究中。
PID控制對她倒是不難,只需要尋線用灰度傳感器,定向電子羅盤幾本就可以校正成功。
不過光是進行PID控制就花了簡初禾整整七八天的時間。
這段時間簡霖澤時不時地會過來看兩眼。
平時也會有研究所的人員給她輪流送飯。
七天過后,簡初禾第一次踏出了實驗室的大門,正好撞見給她送飯的簡霖澤。
簡霖澤看到簡初禾出來有些意外,問:“小白修復好了?”
簡初禾搖了搖頭:“沒有,我想找幾本關于編程的書來看看。”
簡霖澤頓了頓,反應過來道:“先吃飯,待會兒我給你送到實驗室去。”
“謝謝哥。”
簡霖澤沒有多問的意思,簡初禾也沒有多解釋。
兩人并肩走到研究所的食堂。
食堂并不大,只能容納下兩百人左右。
即便如此,到了飯點食堂也只有稀稀拉拉幾十個人的樣子。
簡初禾坐到了一個比較偏僻的位置。
沒一會兒簡霖澤便把飯端了過來。
“實驗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簡初禾搖了搖頭,對自己二哥沒有絲毫保留:“目前為止進展一切順利,但我打算重建小白網絡神經。”
簡霖澤動作一頓,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這才反應過來簡初禾要編程書的目的。
于是來了極大興趣:“重建網絡神經可不容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二哥可以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