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天,簡初禾請了假,去了一趟實驗室繼續做核聚變實驗。
因為今天要說服實驗室里的研究院,所以簡初禾稍微給自己畫了一個妝,然后穿上防護服和護目鏡,走進了會議室。
她找到自己的文件,然后點開,神情輕松地看著眼前的這些國家元老。
簡初禾張了張口,從容不迫道:“各位前輩好,今天我要講的理論是:《流聚變反應堆》。”
簡初禾剛一開口,便聽見底下一陣細細的討論聲。
實驗室的人中,出了一群重要的實驗研究人員,還有幾位她上輩子只是聽說過名字卻行為見過的院士。
他們臉上沒有那幾個研究員的蔑視,而是輕聲討論自己這個理論的可行程度。
簡初禾暫停了三分鐘,見幾位討論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口道:“我知道各位前輩很好奇,流聚變是什么,反應堆又是什么。”
“我很肯定得告訴大家,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領先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先進技術。”
簡初禾說著,打開了自己的第一張PPT的內容。
“流聚變則是利用向心遠離得出的結論,而反應堆則是用電化學裝置完成,我們可以利用較高電壓的直流電電解水,多棱角的石墨電極來進行反應堆的觀察。”
“總體來說,流聚變反應堆實在馬克原有的裝置上進行改造。”
馬克裝置雖然算得上世界之最,但又不得不說馬克的短板在核聚變實驗的面前一覽無余。
心螺線管的空間十分狹小,工作效率不高,其它產生的磁通變化是有限的,驅動電流能力差,仿星器工藝復雜,加工和安裝的精確度則成為其發展的也成了馬克裝置最大阻礙。
簡初禾一口氣就把馬克裝置本身的缺點全部說了出來,所有人聽了都瞠目結舌。
馬克裝置現階段雖然算不上成熟,但已經是世界上頂尖的水平。
但是簡初禾卻能一眼指出他們從來沒有發現的缺點,有理有據,科學家們眼前頓時一亮。
有時候科學家的靈感可能會因為一句話而來。
就像現在簡初禾的引導讓底下的科學家在核聚變的思路上有了新的想法。
簡初禾見自己的目的達到,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道:“流聚變反應堆不一樣,我們之前都走進了一個誤區,以為只要裝置好就可以,然而反應堆的出現必不可少,這是我們完成實驗最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
關于核聚變的研究,他們一個細節都不能錯。
就像是在建造火箭的時候大家都會反反復復檢查數百遍,數千遍,因為一顆沒有系緊的小小螺絲釘都能會讓宇航員奉獻生命,科學家們的辛苦研究化為一灘泡沫。
而核聚變的實驗也一樣。
反應堆是實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想要快速研發出這臺裝置應該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現在各國都在進步,我們無論如何腳步都不能慢下來。”
簡初禾聞言,點了點頭,緊接著又否定了研究人員的說法。
“首先,我的流聚變裝置并不是理論,其次,建成這臺機器不會花比馬克裝置更高的錢,最后,做得精不如做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