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授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不是因為簡初禾答題有多么精彩,而是沒想到簡初禾竟然換了一種常人根本不會去涉及的一條思路去解答。
好不容易挨到了考試結束,明教授就迫不及待地回到辦公室,把試卷拿給了其他教授看。
“沒想到竟然能把量子和生物酶結合,這個想法的確沒人想到過。”
“看似題答偏了,可是看到最后,才發現簡初禾就像是布了一盤棋一樣,而她就是那個下棋人。”
“剩下的幾個回答我也看了,只能說簡初禾的大腦的確和我們的不一樣,可是她的思路,卻給我提供了一些新的想法。”
辦公室里,教授們熱火朝天地討論著。
這些年,Z國這些年科研技術上沒什么突破。
因為新人還在培養,老一輩的不敢嘗試新辦法。
可是簡初禾的這些猜想,讓這些院士看了以后熱血沸騰。
“老明,簡初禾在哪兒,復合因子這個論題我最近在研究,我想跟她探討一下。”
“還有這個人工智能修復我也比較感興趣,她人在哪兒,要不讓她來一趟辦公室?”
面對這些好友的催促,明教授哭笑不得:“簡初禾考完就去秦究那兒了。”
聞言,大家有些失望,可是都能理解。
“《科學》和《數學年刊》會在國內發售了,我聽說簡初禾的兩篇論文都成功刊登,還在國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個科學院士眼中有些惋惜:“之前簡初禾參加的一檔節目,我愛人覺得簡初禾如果學數學,將來也不會比在物理上的成就低。”
千百年都為解出來的題目,竟然被當初還是一個高三學生的簡初禾給解了出來。
雖然只是一道數學題,可是它對于世界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數學與許多東西都是相通的,霍奇猜想的論證成功,給各界人士都帶來了許多思路和研究課題。
不過外網的轟動暫時沒有傳到國內。
不過他們相信,要不了多久,簡初禾便會憑借這兩個頂級雜志而被眾人知曉。
而Z國的地位,又會向前邁進一步。
明教授心里也激動,臉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這還僅僅是開始。”
簡初禾手里的研究怎么會只有這么一點。
全能型機器人,高溫超導懸浮列,可控核聚變到時候成功問世,才是簡初禾真正名揚四海的時候。
幾位院士沒有反駁,反而十分贊同地點點頭。
其中一人推了推自己鼻尖的眼鏡,目光深邃地看著前方:“不出十年,簡初禾能帶領世界邁上一個臺階。”
這樣的天才,他們怎么可能不好好珍惜。
明教授眸光一深,看著桌子上的那份試卷,久久沒有說話。
一天后。
幾位教授把全院幾千人的試卷全部批改了出來。
不出所望,成績排名第一名的位置仍然是簡初禾。
不過簡初禾全勤了不少課,即便得了滿分,但是排名只排到了全院的前十。
即便這樣,全院的學生沒有一絲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