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華這邊從竹間茶樓出來,便去了二叔府上接祖母。
光那一檔子爛事兒,就沒有可能那么快處理完。
事實證明,她的猜測不錯,這次她進去的時候,劉氏抱著沈月惜絲毫不顧及形象的在門外痛哭流涕。
那個叫晚娘的外室抱著孩子在屋里哭。
沈月華過去的時候,就見二叔正鬧著要寫休書,休了劉氏,因為劉氏抵死不肯讓晚娘進府做妾室。
這局面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太夫人夾在當中也有些為難。
她就算是母親,也不能過度干預二兒子這一家。
雖然這次是沈長賢錯了,他們沈家有虧于劉氏,但事已至此,總不能真的將晚娘跟那孩子打發了。
見沈月華進來,太夫人招了招手,嘆息道:“華姐兒,祖母沒精力管了,讓他們自己去鬧吧。”
言罷,太夫人扶著沈月華的手就要回去。
這時候,外面聽到動靜的劉氏轉身便撲了進來,一頭跪在了太夫人的跟前,哭訴道:“母親,你要為兒媳做主啊,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您一走,這家里哪里還有我待的地方,我倒不如……我倒不如這就去死!”
言罷,劉氏一咬牙,竟然直接轉身朝著柱子撞去,不過好在沈月華反應快,一個箭步就抓住了她的袖子,將她給拽了回來。
再晚一步,她定然血濺當場。
可想她這時候是存了必死的心。
見狀,沈月華心情復雜,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因為之前的事情,她對劉氏雖還有幾分介懷,但不免也勸道:“二嬸兒,你這又是何苦呢?為了一個心都不在你身上的男人,值得嗎?”
雖然這話不該沈月華一個晚輩說,更不該她一個沈家人說。
但她對事不對人,這件事確實是二叔負了劉氏。
想當初娶進門的時候,二叔也曾給劉氏背過沈家的祖訓,不納妾,不養外室。
便是后來劉氏再怎么折騰致使他們二人感情破裂,二叔厭惡劉氏,可以和離,可以當面硬氣的直言娶妾,那都沒有這般表面上對她和和氣氣,實際上背地里養了外室,現在兒子都三歲了才讓劉氏知道這么過分。
如果換做沈月華,背叛加欺瞞,在她這里早已經不可饒恕。
沈月華輕嘆了口氣,又道:“都說勸和不勸離,二嬸兒,你要想清楚了,你走了這樣的絕路,最后傷心難過的是誰?”
不正好給人家母子讓位置了嗎?
這話沈月華沒說,但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
雖然,這世道給人做外室的女子多數也是身不由己,但她對晚娘那對母子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什么性情,所以談不上喜歡或厭惡,
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我要是你,現在就冷靜想清楚,這日子還能不能繼續過,要怎么過,而不是哭哭鬧鬧下去,這樣一點兒用都沒有,他不會因為這個而怕了你或者心疼了你。”
哭鬧有用的話,二叔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了,這些年劉氏的哭鬧沈月華都見過無數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