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總感覺很熟悉啊...”
李安一首彈完,門邊的林朝暮思索著說道,她能夠聽得出來,這是最開始的李安那一個一個的音符連續起來組成的旋律。
“這就是你唱的主歌部分的伴奏,我在彈一遍你應該能夠跟著這個旋律,因為這是指彈的,音符和作曲的人旋律完全吻合。”李安點點頭說道。
能夠如此快速的掌握一個技能讓他頗為欣喜,他現在對于能夠將這首曲子的琵琶部分軟音源做出來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原本還以為怎么著也要花費個兩三個小時的功夫,沒想到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就完成了。
“無論是炎夏或寒冬,我都很向往門外的天空,還在南方等我下山的我的人叫小落。”林朝暮輕聲的跟著這琵琶的旋律哼唱起來,她的聽感相當不錯,每一個旋律都準確的對上了。
“大概就是這樣的,到時候錄音的時候就按照這個節奏來錄制。”李安滿意的點點頭,作為編曲來說,她更加能夠清楚地感受到林朝暮的節奏是否對得上。
不得不說這首歌真的很適合她,要是換成一個其他人來唱的話,不一定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配合得這么好。
“沒想到琵琶的聲音搭配上這首歌的旋律這么合適,你是怎么想到用這個樂器的?要是換成別人絕對想不到。”林朝暮詫異的說道,琵琶的聲音婉轉輕靈,搭配上她的音色簡直就是絕配。
在這個沒有人用民族樂器來做流行音樂編曲的主流中,李安竟然能夠突發奇想。
“我在作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用琵琶了。”李安輕咳了一聲回答。
畢竟原創用了這個樂器,他作為一個文抄公自然是要完美的復制下來。
“可是我剛開始看你彈的時候,好像熟練度并不高啊?怎么突然我買瓶水回來的功夫,你就能彈奏得這么連貫了?”
林朝暮好奇的詢問,因為一開始李安那個可一點兒也不像是裝的...
“以前有學過,只不過時間太久忘記了而已,所以需要一點時間來復習一下。”李安一邊找這洞簫一邊回答。
既然琵琶部分已經完成了,現在要做的就是練習洞簫了,有了前面琵琶的經驗,現在他有信心自己能夠在半個小時內搞定。
因為洞簫比起琵琶來說簡單太多,而且技巧也并不復雜,李安上手很快。
和琵琶一開始差不多,李安依舊是一個音一個音的嘗試。
洞簫的譜子主要是指法表,再加上吹的時候的力氣和速度,能夠出現聲音大小和音長不同的聲音,可以節奏很快,也可以婉轉悠長。
而《下山》這首歌的洞簫伴奏主要是在副歌和主歌之間的連接部分,不得不說編曲的人確實很有才華,要是讓李安來做這首曲子的話,他考慮的不會這么多。
琵琶和簫之間的相互配合簡直就是絕配。
林朝暮坐在課桌上晃著腿觀察著李安,這個人在投入到自己做的事情的時候完全是心無旁騖,好像周圍只有他一個人一樣。
雖然這個吹出來的聲音好像是在鬧著玩兒似的,但是她現在已經完全相信,這個簫的聲音肯定也是這首歌里的伴奏。
簫的部分比起琵琶來說更少一些,一段一共十秒鐘都不到,李安很快就將所有的音符按照總譜上的指法吹奏了出來。
只不過是單獨的音符而已,鏈接不上,因為李安的手速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