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真的是個打歌的好途徑。
李安統計了一下,這些短視頻中,十條有八條都是有配背景音樂的,而這些背景音樂,大多是現在網絡中很火的一些歌曲,這是一個雙向的作用,就好像電影電視劇和主題曲一樣。
一條質量很高的短視頻是很受大家的歡迎的,與此同時短視頻的背景音樂也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就如同一部好的電視劇和電影所配帶的主題曲一樣,而《追光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一條質量很好的短視頻也會給背景音樂帶來很大的收益,有很多原本并不出名的音樂被火的短視頻給帶起來了,這樣的打歌效果往往比開一場簽售會還要好得多。
李安驚喜的發現,《赤嶺》這首歌在視界短視頻平臺上,被用作背景音樂制作的二十四小時數量竟然排在第一位,高出第二名很多,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這個榜單會出現在短視頻制作里面,也就是說所有人在制作短視頻選擇背景音樂的時候都會看到這個榜單,這極大的增加了《赤嶺》這首歌的曝光度。
其實這樣的結果李安早有預料,因為在這之前《下山》這首歌同樣也是在背景音樂制作榜單上有一席之地,所以《下山》這首歌有這么大的播放量,短視頻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功勞。
最起碼有三分一的播放量都是通過短視頻用戶引流過去的,并不是說公司為《下山》這首歌打榜花費了很大的精力,請了很多當紅的短視頻制作者,讓他們在制作視頻的時候采用《下山》這首歌來做背景音樂。
事實上公司根本沒有為《下山》這首歌宣傳做很大的功夫,之所以能夠有這么大的曝光度,完全是因為《下山》這首歌本身就極其適合短視頻制作。
這種略帶古風的歌詞和輕快的節奏,及其適合一些舞蹈視頻的制作,另外林朝暮那空靈俏皮的嗓音也深得那些靠顏值火起來的短視頻制作者,她們只需要對個嘴型再做一些俏皮動作就好了,而這一類人占據了短視頻的半壁江山。
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傳承,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從而延伸出一批數量極大的古代文化愛好者,所以《下山》這樣的古風音樂一出現,就深得那些古代文化愛好者的喜歡,例如舞蹈。
穿著古代的服裝跳古代舞,原本就是短視頻的一個很大的看點,大部分人都喜歡看。
而《赤嶺》比起《下山》來說只強不弱,更加適合古風視頻一類制作者,也更加受他們的喜歡,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下山》這首歌火的部分是前半部分的主歌部分,而《赤嶺》火的是后半部分的副歌部分。
短視頻的規格大部分都是幾十秒這么長,那么在制作短視頻時候所選擇的背景音樂就只能截取最吸引人的部分,而《下山》截取的是前半部分的主歌部分,《赤嶺》大多數人截取的就是中間的副歌部分。
這兩者的區別就是《赤嶺》這首歌在主歌和副歌之間有一個轉折點,副歌部分和主歌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轉折點是制作短視頻的一個重要的步驟,也就是所謂的轉場。
一條短視頻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轉場。
將前半部分普通和后半部分的驚艷通過轉場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這一類短視頻往往很受觀眾們的喜歡,由此也成為了短視頻一種很重要的制作風格。
比如說美妝視頻和變裝視頻等等,將前半部分普通的素顏或者是日常穿著,通過轉場的形式瞬間變成精致的妝容和精致的服裝,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這就是變裝視頻和美妝視頻一個重要的制作手法。
而這一類的視頻所選取的背景音樂就要求必須要有一個截然不同的轉折,就比如說一首歌從主歌進入到副歌的那一段。
而《下山》這首歌就無法滿足這一類視頻的制作要求,因為它的主歌和副歌銜接部分并不突出,相比之下《赤嶺》這首歌就完全符合這一類視頻的制作要求。
所以《赤嶺》這首歌比起《下山》這首歌來說在短視頻平臺上更火的原因,這就導致了《赤嶺》這首歌出現在短視頻平臺之后,迅速將原本《下山》占據的短視頻市場搶占了過來,現如今基本上已經看不到用《下山》這首歌來制作背景音樂的短視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