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嗩吶,大家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死這個字,因為這東西好像已經和死亡搭上了關系一樣的。
樂器音源的錄制對話筒的位置比較講究,太遠或者是太近了錄制出來的音源效果都不太好,所以李安嘗試了好多次。
嗩吶聲音從監聽室里響起的一瞬間,大家都下意識的捂了下耳朵,沒辦法這個樂器的聲音實在是太大了,而且穿透力極強。
但讓大家更為詫異的還是李安這個人,學習一個樂器是一個長期持久的事情,一個人能夠會上兩三個樂器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但是李安會的樂器實在是有些五花八門種類豐富,常用的四大件不用說,李安之前的歌都是他原創的,說明這些樂器他都會。
而現在又多了二胡和嗩吶兩種樂器。
“人家能夠做出厲害的歌曲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我們連樂器都沒有他會的多。”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搖搖頭感嘆道,這就相當于文化水平一樣,書讀得多得人,隨手都能寫出一段優美的句子出來,這是那些連字都不認識的人所沒辦法達到的高度。
嗩吶這個樂器李安學習的并不多,可以說就是今天上午才掌握,所以沒有錄制二胡的時候那么順利,雖然只有三十秒的旋律,但是李安有幾個點都沒有錄制好,再加上要不停地調整錄音話筒的位置,所以進度慢了很多。
錄制了將近二十分鐘的時間才終于搞定了,一共八段音頻,李安終于錄制出了自己覺得最滿意的一段。
剩下的就是人聲和聲的部分了,其實一共也就只有幾段話而已,加起來也就十來秒鐘的時間,技術難度并不大,只是用了輕聲的唱法,最主要的就是中間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用到了假聲的唱法,這對于如今的李安來說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這個部分李安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全部錄制完了,整個過程下來一共花了四十分鐘左右。
“我好像大概聽出來了這首歌的風格了。”
“嗯嗯,只是聽了一點伴奏我就已經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了,我敢肯定這又是一首能夠火爆全網的神曲。”
另外一個工作人員點點頭說道,他們的工作使得他們能夠優先聽到一些還沒有發行的歌曲,所以對這些歌能不能火起來已經有了一些專業的理解了。
“聽上去好像是古代的拜堂的場景,這是一件喜事才對,但是用二胡和嗩吶的話真的可以搭配嗎......”
“我也很好奇,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聽到完整版的了。”
幾個人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僅僅只是憑借著兩個樂器的伴奏和人聲和聲,就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現在心中都有了一個同樣的認識。
李安馬上又有一首神曲要面世了,說不定比起《赤嶺》的熱度也不逞多讓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