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辛籍都這樣說了,路長安便也沒有再說什么。
修道,修的是自我之道,若自我塵緣未斷,凡根不凈,即便他將辛籍送入壺天修煉,也無法得道成仙。
翌日,辛籍便跟隨煉妖司指揮使秦王入宮面見了廣武帝,得到廣武帝大加贊賞,封官賜爵,以為重用。
隨后,秦王領帝命,于秦王府盛情款待經召神令而抵達京城的眾神官。
本來是一百年難遇的盛會,可當眾神官均已到達秦王府后,秦王的臉色卻徹底拉了下來。
……
與此同時。
皇宮,御書房。
接到秦王傳訊,護龍司柳一刀于殿外緊急稟報:“稟陛下!秦王傳來訊息,言有要事要奏!”
須臾,殿內傳來廣武帝不耐煩聲音,“秦王?他不是正在接待前來神都的神官嗎?有何事要奏?”
柳一刀道:“臣不知。”
廣武帝道:“不管有什么事,都等到明日再說,朕正處于恢復修為的關鍵處,莫要再來打擾朕,否則休怪朕不講情面!”
柳一刀心中一凜,趕緊道:“是!”
待到感應到御書房禁制恢復運轉,柳一刀臉色變了變,只能如實回訊給秦王。
而秦王府中,正等待天子召見、于殿廳中來回踱步的秦王,此時收到了柳一刀回訊,身子驟然一僵,停下了腳步。
大殿中,此刻并非聚滿了神官身影。
反而只有寥寥十數道身影,且這些身影除卻神都洛安城的城隍陰司以及土地八人外,其余幾道身影也全都是各州首府的城隍。
這些城隍、各司主官以及土地生前全都地位超然,不是劉氏皇族子弟,就是當時顯耀一時的寵臣。
而奇怪的是,各地山川河流之神卻是不見一人。
洛安城城隍見秦王停下腳步,心知陛下已經回了訊息,趕緊出聲問道:“怎么樣,陛下怎么說?”
按照輩分,洛安城城隍乃是文帝第十八代孫,生前受封漢中王。
而秦王乃太祖皇帝后裔,與洛安城城隍輩分差距極大,當下簡單拱手,就算是行了祖宗之禮,眉頭苦皺道:“回皇祖,陛下說有什么事都得等到明日再說,眼下陛下正在恢復修為!”
這一殿之中神官,對于秦王來說,全都是劉氏皇族成員,對廣武帝存在都心知肚明之人,故而言語里沒有絲毫隱瞞。
洛安城城隍道:“那可如何是好?妖族神官如今一個也沒來,這般抗旨不尊,定然是要造反無疑!”
在大江建國后,太祖皇帝在敕封神祗之時,山川河流之神并沒有遭到斬殺,而是保留了其神位,以給這些妖族改過自新的機會。
其后在山川河流之神的敕封上,歷代皇帝也都遵循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全部都是從華洲境內表現良好的妖族中提拔而出。
美其名曰萬族平等。
妖族神官一個都沒有來,其心已經昭然若揭。
自然就是想要趁著大江內亂,想要揭竿而起,推翻他們人族的統治。
冀州城隍恨聲道:“哼,早在懷帝之初,我就曾進言過,這幫妖族根本就不可信,一直勸懷帝撤辦這些妖族神官,可懷帝那小兒終究性格太過懦弱,不敢作為。”
“看吧,如今這些妖族趁亂而起,依我看吶,大江是徹底要亂了!”
洛安城城隍斥道:“賢侄,慎言!”
冀州城隍睜了睜眼,只得閉口。
要說起來,冀州這位城隍是真的憋屈。
堂堂文帝直系血脈,生前把持朝政,賜封齊王,在京州與合州交界處專門劃出了塊地作為封地,名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