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喝道:“你沒招惹他他會打你?”
侯勇解釋道:“爹,我是和國子監一個叫林伯揚的發生了一些不快,誰知道他是林軒的族兄。當我知道后,已經要走了。但是林軒欺人太甚,竟然讓我道歉,我要是道歉,爹的臉往哪擱啊。所以我堅決不肯道歉,林軒就給了我一巴掌。”
他隱瞞了他說林軒算什么東西的那一段。
“砰!”
侯君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林軒實在欺人太甚!”
一般像這種情況,只有身份低的一方才會道歉。
在侯君集看來,自己是大唐國公,身份比林軒高的多,憑什么讓他兒子道歉。
他幸幸苦苦,立下汗馬功勞,才得封國公,林軒沒立什么功勞,就封了侯爵不說,現在竟然連他都不放在眼里了。
侯勇連忙添油加醋說道:“爹,他不僅打了我,還說你根本不敢對他怎么樣!”
“豈有此理!走,老夫這就帶你上門,討個說法!”侯君集起身說道。
“老爺,妾身也知道涇陽侯,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這里面肯定有什么誤會。你這樣上門,只會把事情鬧大,不如約他出來,單獨說說。”侯楊氏連忙勸道。
歷史上侯君集在高昌中飽私囊,事發后,侯揚氏就曾勸過侯君集,主動向李世民承認錯誤,并把那些錢財全部交出去。
但是侯君集,自持功勛卓著,覺得李世民不會處罰他,沒有聽她的。
李世民見侯君集事發以后,任然不愿意認錯,直接把他下了獄。
后來侯君集和李承乾一起合謀造反,侯楊氏也曾經勸過,最后也沒能勸住。
侯揚氏看待事情的眼光比侯君集高出很多。
一般人有了這樣的賢內助,一定會如虎添翼,然而侯君集卻從來不肯聽她的。
“這件事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長安,如果老夫什么都不做,人家都以為老夫怕了他林軒,以后誰還會把老夫放在眼里?”侯君集說道。
當初是他最早提出讓李世民發動兵變的,玄武門兵變時,他更是身先士卒,最后論功行賞的時候,他的地位卻低于程咬金等人,他就非常不服氣。
而林軒和程咬金他們走的非常近,在侯君集看來,林軒不把他放在眼里,就是因為有程咬金等人撐腰。
侯君集不理會侯楊氏的苦苦相勸,帶著侯勇,集合了親兵,往林家而去。
……
酒足飯飽以后,林軒把林墨和王一丁送離了客云樓。
剛想回家,趙民跑了過來,說道:“公子稍等。”
“趙叔有什么事么?”林軒問道。
“公子,三國演義快說完了,張度讓老奴問問公子有沒有其他的小說。”趙民說道。
自從客云樓開始說《三國演義》,生意每天爆滿,他已經嘗到了甜頭。
他擔心要是沒有新的小說,等《三國演義》說完,生意又會一落千丈。
新的小說林軒當然有,他家里可還有《西游記》和《隋唐演義》呢。
但是他怕《隋唐演義》會觸犯一些禁忌。
想了想只有《西游記了》,不過《西游記》說的是根據玄奘取經的故事改編的。
林軒一時間有些猶豫,要不要把《西游記》拿出來。
他猶豫倒不是因為故事背景,這個只要稍微改編一下就可以了。
李氏奪得天下,為了顯示自己是正統,尊老子李耳為李家先祖。
而老子被尊為道祖,道教自然就成為了唐朝的國教。
道教的大興,自然造成了佛教勢微,佛教就想出了西行取經的辦法。
歷史上玄奘取經歸來,確實讓佛門因此大興。
林軒覺得《西游記》一出,肯定能讓佛門大興。
而歷史上玄奘想李世民提出西行取經,李世民開始是沒有同意的。
林軒有些擔心李世民對佛教的態度,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沒什么好擔心的,李世民最后不也同意玄奘去取經了么。
“趙叔,新小說我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過段時間,我叫人送來。”林軒說道。
他拿不拿出《西游記》,佛門都會大興,既然如此,他還考慮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