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些前隋遺臣真的對隋朝那么念念不忘,那么忠心。
當初為何會投靠大唐?
隋朝滅亡的時候,以身殉國的并不是沒有,那些人才是對隋朝忠心耿耿。
現在他們表明態度要支持李恪,只是因為他們在朝中失勢,想等李恪上位,重新掌權罷了。
李恪不以為然,那些人有什么目的,重要么?
他現在需要有人支持,那些人不管帶有什么目的,只要對他有所幫助就行了。
楊妃見李恪的表情,就知道他沒聽進去,有些生氣的說道:“別的不說,你父皇正春秋鼎盛,但是那些前隋遺臣垂垂老矣,到時候早就化作腐朽了。那些人本就不得勢,等老一輩的死去,還能有多少勢力?你認為他們能幫你什么?”
“母親,這些兒臣自然知道,兒臣現在只是想利用他們,培養自己的勢力罷了。”李恪說道。
楊妃眉頭一皺,呵斥道:“你怎么被鬼迷了心竅一樣,你以為你父皇對那些人沒有關注?你和他們來往的事,恐怕你父皇早就知道了。你父皇沒有發作,只是覺得這是小事,如果你不知悔改,一門心思想在這條路上走到黑,到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情,你應該明白。”
“母親,兒臣明白了,回頭兒臣就與他們斷了聯系。”李恪連忙保證道。
楊妃見李恪這么說,神色緩和了不少,說道:“希望你不要騙我,你們有王爵在身,這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我只希望你們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在楊妃看來,只要李恪和李愔沒有爭奪帝位的意思,就算李承乾繼位以后,要清洗對他有威脅的兄弟,也只會清洗他的嫡親兄弟。
為了顯示帝位胸懷,李承乾不僅不會對李恪他們這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動手,反而會厚待他們。
李世民不就如此么,四個嫡親兄弟,除了李玄霸早夭,其他兩個都被他殺了。
但是李世民對李淵的其他兒子,并沒有怎么樣。
李淵剩余的兒子,也有頑劣的,經常欺男霸女,惹是生非,但是李世民卻對他們非常寬容。
楊妃有這種想法也沒錯,但是她望了長孫無忌。
歷史上,李世民的兒子除了李治當了皇帝,其余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除了幾個早夭的,李承乾和李泰兩人被貶外,其余的兒子,在李治繼位后,或因為造反,或被牽連,不是被貶為庶人,就是被處死。
雖然這些都是長孫無忌做的,但是沒有李治允許,長孫無忌敢這樣做?
并不是每個皇帝,都像李世民那樣在乎史書上的名聲的。
“母親,孩兒明白。”李恪雖然不認同楊妃的觀點,但是再過幾天就是楊妃的生辰了,他并不想惹楊妃生氣。
楊妃的話也引起了李恪的警覺他準備回頭就和那些前隋遺臣表面斷了聯系,以后聯絡也要做的非常隱蔽。
楊妃見李恪終于回心轉意,說道:“我見你都瘦了,在蜀地吃了不少苦吧?”
“回母親,蜀地風調雨順,少有天災,百姓富足,兒臣并沒有吃什么苦。”李恪笑道。
“沒吃苦就好,這次你父皇恩準,讓你年后再回封地。這段時間,你沒事,多幫我教導教導你弟弟。愔兒隨著年歲增長,愈發放肆了,讓你父皇非常不喜,我怕長此以往,他會惹出大麻煩來。”楊妃說道。
她雖然希望李愔碌碌無為,又怕李愔太過頑劣,惹出禍事,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