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了多少?”
“三天,門票收了兩千四,賣花賺了六百,總共正好三千塊。”
這還是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全靠自然流量。
馬玉柱問錢怎么分。
林湘問:“你們是怎么想的?”
馬玉柱顯然也是思考過這個問題的,說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想法。
桃樹都是林湘的,地也是林湘承包的,但林湘在上學,后面如果還有游客,全得靠馬玉柱等人接待維護。
他的意思,要不就算承包運營,門票和賣花的錢,按六四分,林湘拿六成,他們拿四成;其他運營收益,按二八分,林湘拿兩成,他們拿八成。
林湘問:“其他運營收入是什么意思?”
馬玉柱道:“兄弟們想著,來參觀的游客多起來,大家還可以搞個小吃攤,批發點礦泉水飲料啥的賣一賣。”
原來根據這幾天的觀察,外村的人來桃林玩,也不光看桃花,還順便爬爬山下個溪谷什么的,很容易就玩到一個小時以上。
這樣的話,在桃林邊上弄個小吃攤,買點烤腸、玉米、烤紅薯啥的,還有礦泉水、飲料等,也是一個創收的方式。
總之這些都由他們折騰,林湘只有一點要求,注意安全,尤其是森林火災方面。
馬玉柱信誓旦旦地答應了。
至于林湘的錢,他會算清楚之后,每周給她打到銀行卡里。
林湘心頭火熱。
她沒想到桃林這么快就能為她帶來收入了。
雖然現在還很少,但這都是在零宣傳的前提下,全靠村民游客口口相傳,如果做一些宣傳營銷,不知道能達到什么程度。
她想起了漢唐小雅,問道:“漢唐文化社什么時候來拍視頻?”
馬玉柱:“說的是明天,都商量好了,桃林免費給她們拍,視頻發布之后會說明拍攝地是我們青桐山桃林。”
作為傳媒學院學生的林湘,敏感地意識到不能光讓人“桃林、桃林”這么叫,得有個正經名字,才方便宣傳推廣。
她快速地想了想。
“柱子哥,你找人做個牌子,立在咱們桃林前面,就叫‘青桐山桃花坳’。”
她承包的桃林所在地,本身就是一個山坳處,叫桃花坳,通俗易懂,很合理。
馬玉柱答應了。
“哦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你,你說的那些虞美人,都出芽了。”
隨后他發了幾張圖片過來,山道旁的草叢里,果然冒出來許多兩片葉子的芽,有的都已經有一只手那么高了。
有了美人桃的經驗,林湘對于系統產出物種的生長速度,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了。
她笑道:“虞美人開花也很漂亮的,到時候來參觀的游客一定會更多。柱子哥,你們要發財了。”
馬玉柱顯然也很高興:“哈哈哈是我們一起發財。”
兩人就在愉快的心情中掛了電話。
“湘湘!快來幫忙!”
她剛把手機揣回兜里,邵亭亭的聲音就響亮地傳了過來。
此時她們正在福利院門口,七八個女孩子一起搬水搬牛奶以及各種生活用品。
這是林湘第一次接觸到粉絲公益。
以前她一直以為,追星女孩只會“哥哥好帥”,或者“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